秋季,受冷空气和花粉等因素的影响,过敏性结膜炎患者会出现眼痒、流泪、异物感等不适症状。局部使用滴眼液是过敏性结膜炎的主要治疗手段。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几类常用的滴眼液,并了解其使用注意事项。
![]()
组胺受体拮抗剂
组胺是过敏反应中重要的化学介质,而组胺受体拮抗剂能够与组胺受体结合,使组胺无法与受体结合,从而阻止组胺发挥生物学效应,减轻过敏性结膜炎患者的不适症状。
富马酸依美斯汀滴眼液
适用于3岁或3岁以上的儿童及成年人,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眼部疼痛、刺激,视物模糊、眼干、眼痒等。此药品主要由肝脏代谢,因此不建议肝肾功能损伤者使用。滴眼液开启使用后,应将药瓶口拧紧,保存温度为4~30摄氏度,开盖一个月后应丢弃。
盐酸左卡巴斯汀滴眼液
此药品为混悬剂,使用前要摇匀,呈均匀白色混悬液后,再滴入患眼。常见的不良反应有短暂、轻微的局部刺激,偶见头痛。保存温度为15~25摄氏度,开启后应在一个月内用完。
肥大细胞稳定剂
这类药物通过稳定肥大细胞膜来减少过敏介质释放。当已经出现过敏症状时,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无法逆转组胺释放,仅能抑制新的组胺等炎症介质释放,待已经释放的组胺等炎症介质经代谢失活后,才能缓解过敏症状。因此,这类药物通常不建议用于过敏急性期患者。
色甘酸钠滴眼液
在过敏季来临前2~3周使用此药品,能够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不良反应为偶有刺痛感和过敏反应。色甘酸钠在光照条件下可能会发生药物降解,因此,应遮光密封保存。
吡嘧司特钾滴眼液
此药品可以改善患者流泪、结膜水肿、眼睑水肿及结膜乳头形成。不良反应主要有眼睑炎、结膜充血、眼部刺激感、眼部分泌物、眼痒,发生上述情况时应进行适当的处置或停药。开启使用后,应于1~30摄氏度的条件下保存。
双效作用药物
这类药物同时具有抗组胺和稳定肥大细胞膜的作用,在用药早期作用迅速,效果明显。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非甾体类抗炎药、人工泪液等,可加强疗效。
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
此药品可作为糖皮质激素治疗过敏性角结膜炎或春季角结膜炎的辅助治疗手段,市售浓度能抑制人肥大细胞释放组胺,不引起细胞膜损伤,患者显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开启使用后,应于4~30摄氏度的条件下保存。
氮卓斯汀滴眼液
该滴眼液有三方面的作用——抑制组胺释放,稳定肥大细胞和抑制炎症。这类药物起效迅速,作用时间持久,可以很好地对抗过敏反应引起的眼痒、眼红等不适症状。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可以遏制毛细血管扩张,阻止白细胞入侵和吞噬,减少炎症细胞分化。但长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可能诱发青光眼、白内障、真菌性眼睑炎,应当以最小浓度且最低频度应用,同时监测眼压。一般来说,重度过敏性结膜炎才考虑采用此疗法。
氟米龙滴眼液
主要通过抑制磷脂酶A2发挥抗炎作用,能有效止痒,减少泪液分泌,改善过敏、水肿症状。长期使用者可能出现眼压升高的表现,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眼压,控制好用药频次。
地塞米松磷酸钠滴眼液
此药品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能够减轻组织对炎症的反应,抑制细胞中介的免疫反应、迟发性的过敏反应,并减轻原发免疫反应的扩展。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的活性,阻止其催化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迁移与吞噬作用,同时还可调节γ-干扰素、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生成,从而缓解眼痒、充血、水肿等症状。
普拉洛芬滴眼液
该滴眼液能保护眼血-房水屏障,减轻眼痒、充血、水肿等临床表现,提高泪膜稳定性,缓解眼干症状。需要避光、室温保存。
溴芬酸钠滴眼液
此药品能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及释放过程,阻止白细胞聚集及血小板凝集,改善眼内炎症及疼痛症状。
![]()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文: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药学部 孙雪、副主任药师 赵庆军
策划:余运西
编辑:陈秀超 栾兆琳 管仲瑶
校对:杨真宇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