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人民武警)
![]()
![]()
在海南省三沙市永兴岛上
有一个被誉为
“武警南海第一哨”的哨位
官兵们在这里坚守了12年
像抗风桐一样
深深扎根海岛
在万里碧波中守护岛屿安全
![]()
今天
就跟随记者一同走进
武警海南总队海口支队某中队
听听驻岛官兵的
守岛故事
这个哨位
被誉为“武警南海第一哨”
永兴岛是南海诸岛中
面积最大、人口最集中的海岛
也是三沙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这里距离大陆近300公里
换防上岛
需要乘坐13个小时的补给船
12年来
一茬茬官兵以岛为家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用忠诚和奉献
默默守护祖国南海
这一璀璨明珠
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
“武警南海第一哨”
![]()
![]()
这个哨位
有一份特殊的珍藏
2013年8月
中队官兵登岛执勤的同时
也担负起了在永兴岛
升国旗的崇高使命
每逢周一或重大节日
三沙市民都会早早来到广场上
共同见证国旗的升起
2021年底
中队正式建成了国旗陈列室
至今已收藏657面
在岛上升起的国旗
还详细记录着
每一面国旗升旗的时间
升旗手的姓名以及升旗时的影像
这份特殊的珍藏
如今也成为岛上军民
爱国主义教育的又一打卡地
![]()
![]()
这个哨位
常年高温高湿高盐
看似美丽的海岛
气候却十分恶劣
这里常年高温、高湿、高盐
刮台风更是“家常便饭”
哨兵天天与“三高”过招
高温晒得迷彩服结出白霜
高湿裹得人呼吸带着潮意
高盐像砂纸般磨蚀装备
可哨兵始终坚挺
以热血扛住环境考验
共同守好这片蔚蓝
![]()
![]()
![]()
一茬茬官兵接续奋斗
艰苦创业、逐梦海疆
接下来
让我们走进三沙哨位
聆听他们的奋斗故事
晨光里,云朵被朝阳染成金色,海面泛起粼粼波光。海南省三沙市政府大楼广场前,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武警南海第一哨”牌匾熠熠生辉。武警海南总队海口支队某中队哨兵雷树焘笔直地站在哨位上,目光坚毅地注视前方。
![]()
今年5月,新兵雷树焘和新战友第一次登上永兴岛。刚开始站岗时,他只觉得新鲜,班长李泽锋递给他两样东西:墨镜和护膝。对此,雷树焘疑惑不已,但他很快就体会到这两件装备的重要性。
哨台设在三沙市政府前的广场上,面朝南海,强烈的阳光刺得雷树焘眼睛都睁不开,一班哨下来眼睛又红又肿;站夜哨时,咸湿温热的海风吹在本就汗津津的身上,顿觉瘙痒难耐,站完哨膝盖隐隐作痛。此时,他才明白戴墨镜不是为了帅气,而是为了保护眼睛,带护膝为了减轻海风的伤害。
除了站岗执勤,中队官兵还担负岛上每周一次的升旗任务。中士黄巧清晰记得自己第一次参加岛上的升旗仪式,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那一刻,国旗、礼服、钢枪和远处的大海交相辉映,迎风飘扬的那抹鲜艳的中国红,深深触动了他。
从那天起,为了能够亲手升起国旗,黄巧脚上绑着沙袋踢正步,大腿用弹力带练定位,经过反复练习,达到了“踢腿带风、落地砸坑”的效果。为了将国旗抛出完美的弧度,他用杠铃片练力量,一练就是几十次,一段时间下来,他的右臂明显粗了一圈。但最难突破的还是眼神,每次训练,他面对阳光,把眼睛睁到最大,可不到3秒眼泪就流了出来,他不断增加训练时长,最终达到“风吹不眨、光照不眯”的效果。1个月后,黄巧成为护旗手。3个月后,他成为升旗手。
在中队官兵心里,每一面国旗都有它的“使命”。为此,他们专门建立了国旗陈列室,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整齐排列其中,迄今为止,这里收藏了657面曾在永兴岛庄严升起的五星红旗。
![]()
一级上士赵凯龙是位名副其实的“老三沙”,当兵16年,在永兴岛就守了12个年头。2013年8月,他成为首批登岛执勤的官兵,训练、巡逻、站哨……岛上的日子重复、平淡而又琐碎。然而,平淡生活里也常有突如其来的生死考验。
永兴岛作为一座以“风岛”著称的岛屿,全年超过200天被6级以上大风侵袭。2013年9月,强台风“蝴蝶”来袭。夜里10点多,中队作战勤务值班室接到市政府电话:“两名船员被困海上,请协助救援。”报上级批准后,赵凯龙和两名战友登上冲锋舟出海救援。狂风裹挟着暴雨,汹涌的海浪不断拍打在他们身上,剧烈摇晃的冲锋舟随时有倾覆的危险,经过1个多小时的紧急救援,成功将受伤船员送至医院。
同年11月,超强台风“海燕”登陆永兴岛,海岛上空乌云密布。狂风将西沙宾馆屋顶撕开了一道大口子,3名政府工作人员被困其中,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接到救援命令后,赵凯龙和3名战士前往救援。此时,风大雨急,树木残枝、砂石瓦砾和玻璃碎片漫天飞舞。他们戴上头盔,扶着街边的围墙一步步向前挪。突然,狂风卷起一块铁皮向赵凯龙袭来。他迅速侧身卧倒在地,与锋利的铁皮擦肩而过。从营区到西沙宾馆虽然只有不到200米的路程,但在强台风的压迫下,他们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将被困人员安全转移。
![]()
经历了多次强台风救援,大家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新的认识:要时刻准备迎接狂风暴雨,必须练就过硬本领。
虽然岛上训练场地受限,训练设施不足,却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家在酷热的沙地里进行耐高温训练,在松软的沙滩上进行武装越野,利用自制杠铃和废弃轮胎进行体能训练……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人人晒出了一身“三沙黑”,军事素质也有了质的飞跃。
![]()
上岛以来,中队先后9次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和“四铁”先进单位,出色完成武装巡逻、抢险救援和处置突发事件等任务。一茬茬官兵在岛上扎下根,成长为一棵棵狂风吹不倒、恶浪冲不垮的“抗风桐”,用身躯守护南海明珠。
![]()
一茬茬海疆卫士
以边陲小岛为阵地
把青春留在了海疆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马飞
创作了一幅中国画《守我海疆》
表达对官兵们的敬意
我们一起鉴赏
![]()
马飞,1966年生于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县,毕业于南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历,长期致力于海南热带题材中国画创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海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海南省书画院、海南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省市美展,并被人民大会堂、博鳌国宾馆、海南省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出版著作有:《热带风情,南国画卷——马飞中国画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统筹:姚洪华
策划:王 文、赵冰晶
作者:别 特;武警海南总队 应 俊、卢炫谷、袁琳松、谢雅玲、吴家翔
海报:张 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