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地民间文学里,是在一个中秋节的月圆之夜,阿炳和“老相好”董彩娣,携手游二泉。一阵秋风起,一根枯枝落,“扑通”一声打碎水中月,伤感的阿炳,便在携带的二胡上,第一次奏出《二泉映月》。
![]()
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则是98年前,1927年,丰子恺先生“讲”的一个故事:
贝多芬有一晚在郊外散步,忽闻乡下人家有弹钢琴的声音。驻足倾听,弹奏的内容,竟是他所写。
走近窗下,原来是一位失明的少女,正在一架破旧的钢琴上弹他的作品。旁边有一位男子在灯光下做皮鞋,这是一个皮鞋工人的家。
贝多芬推门进去,那男子起身招待他。贝多芬没有说自己的姓名,只说被琴音吸引前来。
那男子告诉贝多芬说,失明的少女是他的妹妹,酷爱音乐,但家里没钱请教师指导,只是常常听见隔壁的贵族家,弹奏当代大音乐家贝多芬先生的名曲,默默记下,再自己弹奏。
听了这番话,贝多芬大为感动。一阵夜风,突然吹灭了烛火,月光从窗外照入,恰巧照在那失明少女的身上,照着她抚琴的双手。
贝多芬对兄妹二人说:我来为你们弹一曲。
![]()
当场就弹出《月光奏鸣曲》,兄妹二人方知他就是贝多芬,正欲挽留,贝多芬已起身,不辞而别,飞奔回家,急忙在五线纸上记下乐谱。
不朽的《月光奏鸣曲》就这样诞生了。
丰子恺先生讲的这个故事,童话般美丽,以至于叶圣陶先生和他一起,把这个《月光奏鸣曲》的故事,编写到了《开明国语课本》里,课文标题《月光曲》。
那是1936年,89年前。
89年后,《月光曲》,仍然在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里。
本文为我来我看见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