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太骄傲了❗❗
❗❗恭喜无锡❗❗
10月31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宣布
无锡成功入选
“世界音乐之都”
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
![]()
![]()
![]()
![]()
周代春秋
周代南音萌芽
春秋时期季札观乐议政
鸿山越国墓出土380余件乐器
堪称我国最大地下打击乐器库
魏晋唐宋
吴声歌曲
词牌曲牌
逐渐成为潮流
元明清
南北曲、古琴、琵琶
二胡、十番锣鼓、丝竹
说唱音乐、道教音乐
百花齐放
滑动查看无锡的音乐脉络
作为吴文化发源地,无锡的音乐基因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便已萌发
春秋时期,季札观乐议政,侧面反映了吴地音乐的繁荣。而鸿山越国墓的考古发现,更以实物实证了吴地音乐的辉煌。鸿山越国墓出土的500余件乐器,堪称我国最大的地下打击乐器库。“中国礼乐,半壁在鸿山”足以证明无锡“世界音乐之都”的历史厚度。
![]()
时光流转到魏晋唐宋,吴声歌曲、词牌曲牌渐成潮流。元明清时期,南北曲、古琴、琵琶、二胡、十番锣鼓、丝竹、说唱音乐、道教音乐等等音乐品类百花齐放,形成多元共生的音乐生态
明万历年间,无锡人邹迪光的邹家班堪称“江南昆曲天花板”。“船过梁溪莫唱曲”是对“无锡唱口”最高的褒奖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昆曲社无锡“天韵社”,初创于明朝天启年间,绵延400年至今,堪称奇迹。
![]()
从清代撰写我国第一部琵琶曲谱的华秋苹,到将“叫花子乐器”二胡引入高等学府课堂的刘天华;从杨荫浏、曹安和抢录阿炳琴音,再到凭借一曲《二泉映月》享誉世界的阿炳。近代,无锡音乐界名人辈出、名曲涌现。
![]()
在上世纪那个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九品芝麻官》《唐伯虎点秋香》《醉拳》等许多耳熟能详的香港电影经典配乐,都是出自于无锡籍音乐大师胡伟立之手。
他用旋律为电影注入灵魂,也让无锡现代的音乐基因,在光影世界里留下了印记,成为几代人的听觉记忆。
![]()
胡伟立在第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
![]()
今年,一家以音乐为主题的小店“声堂”将惠山古镇的一座百年园林活化。建筑中心的留声亭与天韵社古雅曲调相拥,也包容着新一代音乐人的潮流创作。这里不定期举行的音乐演出,让古典建筑与老韵新声在此共鸣
![]()
夏夜,我们的城市处处藏着音乐惊喜。大运河旁,焕然一新的南尖公园复原了春晚同款“船舞台”,以一场“潮汐音乐会”为序幕,将流淌的音符注入千年运河;花星球开启了全国首个大型户外雷鬼音乐节“傲燥·蜂鸟”;老城厢里,第九届无锡原创音乐节给本土乐队提供了更多关注的舞台。
即使只是每天晚饭后散步会经过桥下空间,也有一场清凉惬意的小型音乐会在等待,治愈你悠长夏日里的燥热
![]()
@毛云中
无锡交响乐团成立以来,已经走过2年多的光阴。这支充满朝气的“年轻”乐团,不仅让交响乐在专业舞台奏响还走出音乐厅,快闪鼋头渚、清名桥等景点,将交响乐融入城市烟火
![]()
![]()
![]()
![]()
无锡这座千年乐都,正在成为中西交融、文明互鉴的桥梁。
2024年5月,“丝竹的香颂——来自无锡的东方之声”音乐会在法国巴黎、葡萄牙里斯本成功上演,无锡民族乐团、交响乐团与歌舞剧院联袂西方艺术家,以《太湖美》《江南春》《四海同春》《无锡景》四个华彩章节带去来自东方的回响。
![]()
就在今年10月,无锡市锡剧院携经典剧目《珍珠塔》赴奥地利、意大利演出,作为“中国戏演出季”重要组成部分,用“太湖一枝梅”成功拨动了欧洲观众的心弦,锡剧艺术的国际化之路正越走越远……
向西而行,迎客东来,太湖之音与世界之律和谐共鸣。
![]()
“世界音乐之都”无锡不仅有专业的音乐演出,一批将“爱乐基因”扎根到生活,因为音乐热爱而相聚的人在无锡也从未走散。
无锡交响乐团已经走过2年多光阴,无锡民族乐团也即将迎来6岁生日。而在民间舞台上,周少梅国乐社作为丝竹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音乐社团,至今,仍有不少刚刚毕业的年轻人源源不断地加入
![]()
周少梅国乐社常常演出、排练的江阴顾山周少梅国乐艺术馆,被错落的顾山民居环抱,“家家有丝竹,户户闻乐声”的场景在无锡从未远去。
![]()
![]()
![]()
舞台下,无锡的乐器制造产业也在奏响中西合璧的乐章。
全国著名二胡演奏家手上,一定有一把二胡来自梅村,这里每年要生产大约五万把二胡,占到全国中高端市场的四分之一。近年来,西洋大众乐器口琴制造也在无锡悄然崛起,全球每3家口琴制造厂,就一定有1家来自无锡。
![]()
![]()
手风琴制造国内领跑,市场覆盖率达43%,并出口欧美等十余个国家。竖琴国际品牌“莱昂希利”“萨尔维”扎根无锡,全球市场占有率超60%。
![]()
今天无锡用音乐
给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答案
成为首个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创意城市网络“世界音乐之都”的中国城市✨
“用音乐点亮生活,让生活充满旋律”
无锡交出了“世界音乐之都”的答卷
我来自“世界音乐之都”无锡
如此有幸
编辑:孙妍雯、朱雪翎
责 编:金钟
校对:小阮
编审:丁晴
来 源 : IP WUXI,部分图片来源江阴文艺、梅里聚焦、金顾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