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人民医院张芯瑞事件引发轩然大波,院方其恶劣程度令人发指,如一颗巨石投入舆论的湖面,激起千层浪。9岁女童张芯瑞因喉部血管瘤入院,本应是一场常规治疗,却因院方一系列违法违规操作,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命运,让一个鲜活的生命陷入无尽黑暗。
![]()
从事件时间轴来看,院方先是违背最初保守治疗承诺,在未获家属充分知情同意下,给予气管插管,贸然实施大剂量药物注射术(注射聚多卡醇和平阳霉素)介入手术,这已然是对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粗暴践踏。而术后在PICU发生的意外,更是暴露了院方在医疗护理上的严重失职。在24小时特级监护的PICU,气管插管被咬瘪后,医护人员在几个小时后才重新插管,插管后又出现插管移位/位置异常,致使张芯瑞血氧急剧下降,生命体征恶化,整整35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却因医护的不作为被白白浪费,最终导致孩子严重缺氧成为植物人。这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生命在痛苦挣扎,而院方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
![]()
如果说前期是医疗失误,那后续院方的操作堪称毫无底线。为了掩盖真相、推卸责任,院方利用自身专业优势、行业壁垒,上演了一场“掩耳盗铃”式的闹剧。多个科室、多名医生、集中时间、倒置性的恶意篡改伪造病历,用“病情发展”“原发病影响”“家属拒绝气切”“家属要求尽快拔管”“缺氧时间短”等看似专业的托词,妄图将自身过度医疗、诊疗方案错误、护理疏忽、玩忽职守的事实掩盖。这不仅是对医学专业的亵渎,更是对法律和道德的公然挑战。病历作为患者医疗过程的重要记录,本应是及时、真实、客观的,如今却成为院方“甩锅”的工具,患者的生命安全在这种操作下,变得岌岌可危。
![]()
更让人愤怒的是,当家属要求封存病历及PICU监控录像这一关键证据时,院方先是称无监控设备,后又称监控损坏,甚至在卫健委介入调查前夕,拆除监控并重新粉刷墙面,种种行径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这哪里像是救死扶伤的省级三甲医院所为,分明是在故意毁灭证据、阻挠家属取证、挑战社会公平,试图让真相永远石沉大海。若不是家属足够警觉,掌握了直接证据,恐怕院方的阴谋就要得逞,张芯瑞一家将永无出头之日。
![]()
这起事件绝非偶然,院方篡改病历手法如此娴熟、隐秘,必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勾当。他们利用患者及家属在医疗知识上的劣势,在专业壁垒的掩护下,通过自身掌握病历书写的权限,肆意妄为。在医患关系本就敏感脆弱的当下,这样的篡改伪造病历事件无疑是雪上加霜,让患者对医院、对医生的信任降至冰点。当人们踏入医院时,本是怀揣着对生命的希望和对白衣天使的信任,可如今,这样的事件让大家心生恐惧,以后还如何放心地将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健康托付给医院?
不严查不足以平息民愤,不严惩不足以匡正风气,不严打不足以彰显公正。相关部门必须立即行动起来,彻查河南省人民医院这起事件,将每一个违法违规的责任人都绳之以法。要对医院内部管理进行全面整顿,完善监管机制,加强行业自律,不能让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同时,这起事件也给整个医疗行业敲响了警钟,所有医院都应以此为戒,反思自身管理和医疗行为,真正回归到救死扶伤的初心。广大网友也应持续关注此事,让舆论的力量推动事件走向公正的结局,守护我们共同的医疗净土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