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1月24日,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放话,说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发动总攻势。结果志愿军一反击,西线东线都给打懵了。
12月3日,敌军开始总退却,12月6日,志愿军39军116师率先冲进平壤市区。美军撤得慌乱,仓库里什么都没来得及带走,弹药冬装枪支堆了一地,最显眼的还是那些铁皮罐头。
光116师就缴获了300多箱,牛肉猪肉午餐肉什么都有,还有水果罐头果酱饼干饮料,品种齐全得像个小超市。美军后勤牛啊,这些东西平时是他们标配,志愿军平时见都见不着。
![]()
志愿军伙食那时候真叫苦。第一次战役后,补给更紧张,白天不敢生火做饭,怕敌机发现炊烟就炸。战士们就地取材,挖点冻土豆烤着吃,或者捡点高粱米煮粥。炒面是主力军,携带方便不怕坏,但吃多了上火拉肚子是家常便饭。
志愿军平均每天热量摄入就一千多卡路里,美军那边轻松两千多,还带蛋白质。差距摆这儿,战士们身体素质再好,也得慢慢适应。
![]()
突然间平壤一收复,这些罐头就成了救星。部队进城后,赶紧清点物资,罐头分发下去,本意是改善伙食,补充体力,为下一步追击做准备。
可问题就出在这儿。战士们平时蛋白质摄入少,突然大口吃肉罐头,肠胃哪扛得住。军医后来检查,说是短时间吃太多肉导致的,类似于食物中毒,但不是真中毒,就是消化系统不适应高蛋白高脂肪。
116师好几个连队都出事儿了,有人吃完没多久就腹痛腹泻,躺下起不来。卫生队忙活了好几天,病号多到帐篷都挤不下。
![]()
39军整体也受波及,连续七天左右,罐头成了主食,早中晚都上,肉罐头最受欢迎,解饿又香。一批批人进卫生队,消化不良成了家常便饭。
志愿军这边,罐头事件成了个小教训。后勤部门吸取经验,以后分发战利品得控制量,尤其是高营养的。抗美援朝后期,补给改善了,热菜热饭渐渐跟上,但那时候的炒面记忆,战士们一辈子忘不了。
平壤收复后,部队走访群众,宣传纪律,市民反馈热烈。这不光是吃饱肚子的事儿,更是赢得民心的关键。朝鲜老百姓后来帮着修路运粮,志愿军打仗更有劲头。
![]()
美军那边,罐头是工业化生产的代表。C型罐头从二战用起,抗美援朝时升级版,营养均衡。志愿军吃着,相当于尝了美式后勤的鲜。
但讽刺的是,美军扔的这些东西,反倒帮了对手。麦克阿瑟的圣诞攻势破产,平壤丢了,士气崩盘。志愿军借此喘口气,补充体力,继续反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