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原本指望轻松取胜,却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乌克兰已证明其有能力抵御俄罗斯的侵略。
据乌媒援引路透社消息,英国军情六处负责人摩尔对此发表了看法。摩尔表示,除了要求乌克兰投降外,他看不到普京有任何“准备进行和平谈判的迹象”。
2022 年 2 月那阵子,俄军信心满满地开打,以为几天就能拿下乌克兰。他们派了 40 架直升机直接空降基辅附近的安东诺夫机场,想搞个闪电战,结果呢?乌军拿着火箭炮一顿猛轰,把机场夺了回来。
俄军折腾了好几天,最多也就打到离基辅议会 9 公里的地方,最后还是灰溜溜地撤退了,到 4 月的时候,乌克兰就宣布收复了基辅州全境。这就像一个壮汉想一拳打倒对手,结果没打中还闪了腰,普京根本没想到乌克兰人能这么硬气。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场仗一打就是三年多,俄军损失大得吓人。乌克兰方面说消灭了超过 100 万俄军,虽然这个数字可能有点水分,但就算按西方智库 ISW 的保守估计,俄军死亡也有 17.2 万,受伤 37.6 万,加起来 50 多万人没了战斗力。
坦克呢?乌军说毁了快 1.1 万辆,就算打个折,也比俄罗斯现役坦克总量多不少,等于三年打光了几十年的家底。那些先进的苏 - 34 战机损失了十几架,战损率超过 10%,卡 - 52 直升机更是掉了一大堆,这些可都是俄罗斯军工的脸面啊。
普京原以为能轻松取胜,结果在赫尔松地区又栽了个大跟头。2022 年 11 月,俄军不得不从赫尔松右岸撤退,撤退的时候乱成一团,连先进的 T-90M 坦克都扔在原地被乌军捡了漏。
为什么撤?还不是因为后勤跟不上,第聂伯河大桥被炸毁后,物资送不上去,士兵连吃的都成问题。黑海舰队的莫斯科号巡洋舰也沉了,这可是俄军的主力战舰,就这么没了,说出去都丢人。
撤退的时候,俄军生怕被乌军袭击,慌慌张张地坐船过河,甚至出现了友军互相射击的乌龙事件,这哪像一支强大军队该有的样子?
更要命的是,乌克兰越打越强,这全靠北约的支持。2025 年 9 月,美国和北约又给了 10 亿美元军援,里面有 “爱国者” 导弹和海马斯火箭炮。之前已经给了不少,加起来快 36 亿美元了。
有了这些先进武器,乌军反击越来越有力,俄军只能挖战壕防守,有些战壕离前线足足 60 公里,这哪是进攻的样子,分明是怕被打垮。
普京当初肯定没料到西方会这么支持乌克兰,现在乌军手里的家伙比俄军还先进,这仗怎么打?
不仅如此,俄罗斯自己的日子也不好过。虽然 2024 年 GDP 增长了 4%,失业率降到 2.3%,看起来还行,但这全靠卖能源撑着。石油相关税收虽然涨到了 894 亿美元,但天然气出口比以前少多了,而且卖的都是打折油,利润薄得很。
为了打仗,俄罗斯把大量钱投到军费上,可这些钱本该用来改善民生。老百姓过日子肯定不容易,物价涨没涨,柴米油盐贵不贵,大家心里都有数。征兵也成了难题,听说不少人想尽办法躲兵役,
这样的军队怎么能有战斗力?
普京嘴上说愿意谈判,可摩尔看得明白,这都是缓兵之计。从 2022 年 3 月伊斯坦布尔谈判没结果,到后来一次次承诺谈判又没动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普京就是想拖延时间。
他一边说谈,一边又在暗网招兵买马搞情报,这不是耍心眼吗?可就算拖延,俄军也没缓过劲来,反而越来越被动。
现在的情况很清楚,普京想一口吞下乌克兰,结果咬不动还硌了牙。当初要是好好跟乌克兰商量,哪会有今天的局面?
基辅没拿下,赫尔松守不住,士兵死伤无数,武器越打越少,国内经济全靠卖能源续命,国际上朋友也越来越少。这就是典型的 “贪多嚼不烂”,野心太大,实力却跟不上。
看看俄军现在的样子,从一开始的气势汹汹,到后来挖战壕防守,再到现在到处找兵源、搞情报,完全没了当初的威风。
乌克兰虽然打得艰苦,但越打越勇,有了北约的支持,底气更足了。普京要是早点认清现实,也不至于让俄罗斯陷入这么尴尬的境地。
现代战争早就不是靠人多、靠野心就能赢的。普京高估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意志,更没算到国际社会的反应。
现在仗打了这么久,双方都受苦,但俄罗斯失去的更多,不光是士兵和武器,还有国家的元气和国际地位。摩尔说的 “贪多嚼不烂”,真是一点都没错,这教训太深刻了。要是还不清醒,继续硬撑下去,俄罗斯只会输得更惨,普京这个跟头,怕是要摔得爬不起来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