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普斯科夫州马拉霍沃村附近打捞 T-34 坦克“勇敢号”第一部分

0
分享至

献给坦克兵节……(这是一篇关于纪念苏联坦克兵文章)

编号为158210、发动机号82494的 T-34-76 坦克,很可能于1942 年 10 月下塔吉尔工厂生产,并被编入第2机械化军第33坦克旅。在大卢基会战开始时,第2机械化军作为第3突击集团军的机动作战预备队,仅在战役开始第五天(1942年11月28日)才分批投入战斗,以便在诺沃索科尔尼基方向展开进攻并抵御德军的反击。当时,第33坦克旅由米·德·沙波瓦洛夫上校指挥,他在1942 年 12 月 31 日被任命为第2机械化军参谋长。到 12 月中旬,苏军依然未能攻克诺沃索科尔尼基,而敌军则从多个方向发起猛烈反击,企图解救被围困在大卢基的德军驻军(指挥官为中校冯·萨斯)。



马拉霍沃村附近打捞 T-34 坦克“勇敢号”的作业过程

1942 年 12 月 13 日,在诺沃索科尔尼基区马拉霍沃村西南约800 米处,T-34-76“勇敢号”坦克满载弹药,沿着奥斯特罗维茨科耶湖的冰面向南(现代新里日公路方向)行进。

坦克乘员包括:

  • 车长:少尉阿·特·米宁(1943 年 1 月 8 日重伤去世),
  • 驾驶员:上士维·米·别列日诺伊(1943 年 1 月 8 日阵亡),
  • 电台操作员/机枪手米·费·捷列欣
  • 装填手弗·米·戈洛夫科(1942 年 12 月 14 日因伤去世)。

在距离湖南岸100–125 米处,坦克突然坠入冰下,可能是因炮击形成的冰窟窿所致。乘员紧急撤离,来不及拆下通讯装置,只是摘下并丢弃了坦克头盔式耳机(可能这样更快)。装填手戈洛夫科在撤离时头部被弹片致命击伤,其余人员未受伤。

据推测,坦克并未立即沉入湖底,而是逐渐翻覆,最终倒扣在湖底7 米深的淤泥中。虽然在战争期间和战后都曾尝试打捞,但由于难度极大,坦克最终被列为不可恢复的损失





位于普斯科夫州诺沃索科利尼基区奥斯特罗维茨科耶湖岸边的搜寻队基地。

普斯科夫的搜寻人员和新成立的普斯科夫州国家战斗荣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俄罗斯国防部中央档案馆(ЦАМО)找到了这辆坦克的报废文件,其中记载了其沉没地点。根据文件,这辆坦克在一次失败的进攻中掉入冰下,被列为非战斗损失。于是,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在5月9日胜利日前夕公开将坦克从湖中打捞上来。幸运的是,坦克沉没的地点位于诺沃索科利尼基和大卢基两座城市之间,交通便利。湖岸高耸的阶梯状露台像一个天然的圆形看台,为整个打捞过程提供了绝佳的观赏视角,而莫斯科—里加公路则保证了运输的便利。

2009年5月7日清晨,作者乘坐普斯科夫州行政部门青年事务委员会的中巴车出发前往事发地点。战斗荣誉博物馆是俄文作者“20世纪被遗忘的要塞”项目的合作伙伴之一,作者欣然接受了博物馆馆长谢尔盖·萨尔琴科夫的邀请,参与打捞工作的最后阶段。



下车后,我们走向作业地点。

到那时,已经完成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但也不乏意外。多次使用磁力仪和炸弹探测器在湖中搜索,却始终没有找到坦克。难道有人提前打捞走了吗?几乎是偶然地,人们检查了距离湖岸100-125米、长满白桦树的小型泥炭岛。奇迹出现了——坦克竟然在7米深的地方被发现。接下来需要通过交错的树根和泥炭开凿一条“竖井”,然后由一名姓“奥恰扬内”(意为“无畏”的人)的潜水员下水接近坦克。战车是倒扣着躺在湖底的。决定用钢缆将其挂住,再借助一种巧妙的坦克滑轮组系统和两台强力推土机将其拖向岸边。

行动随即展开。在拖拽到一半时,坦克突然陷入泥潭中的一个深坑,但最终仍继续前进。到5月7日早晨,坦克已距离湖岸仅几步之遥,如果一切顺利,剩下的工作只需再花一天时间就能完成。



起初完全搞不清状况。

一台推土机充当“锚”,另一台则准备拉动钢缆。







工作钢缆在滑轮组的强力滑轮上绕了四圈,按照力学的黄金法则,这样可以将钩子上的牵引力放大四倍,但同时行进距离也缩短四倍。



在沼泽中,除了那条发黑的沟槽外,什么也看不见。远处,一个长着细细白桦树的小岛泛着绿色,坦克就在那下面静静躺了67年。







从莫斯科—里加公路望向作业现场。远处可以看到马拉霍沃村的空置宅院。



尽管当天是星期四,道路几乎没有车辆,但交警依然准备封路。







牵引的推进速度慢到几乎无法察觉。



由于拉力过大,一件连接钢索的某个“中国产”零件断裂,花了一些时间才将其更换。这里俄文作者特意标注断裂零件的生产地。似乎只要有问题的零件,都不是俄国货。呵呵!

借助滑轮组,一个推土机可以产生超过120吨的牵引力,将这辆30吨重的坦克拖过厚厚的泥炭层。

时间过得非常缓慢,作者决定去拍摄一下打捞参与者营地的情况。





大约有十家电视台的摄制组也开始做同样的拍摄工作。





谢尔盖·萨尔琴科——战斗荣耀博物馆馆长、坦克打捞行动的组织者,以及亚历山大·叶戈罗夫——普斯科夫州青年和体育事务委员会副主席。

作者对与这些同事共同工作的经历保留着最温暖的回忆,多亏了亚历山大,作者才得以成功完成两项最大规模的军事历史重演项目——在波杰尔尼切防御苏联永久火力点(ДОТ)的军事历史复原。



继续……









一名姓“Отчаянный”的潜水员生动地讲述了他潜入泥炭沼泽打捞坦克的经历,以及坦克是倒置在炮塔上的。





媒体代表和观众在当时还属于民警的保护下。



另一台推土机再次轰鸣着强劲的柴油机,喷出浓厚的深灰色、几乎是黑色的烟雾,伴随着烧柴油的味道,钢索被拉紧。



某电视台的记者正在对一位坦克老兵(少校军衔)进行采访。令人好奇,他们是从哪儿把他带来的?



采访老兵

继续……



过了一段时间,出现了一个间隙,人们得以接近作业现场。现场依然一片混乱,但很有趣。消防水管向某处喷洒着水。



这是几乎已经被拉出水面的坦克的第一次冲洗。

那坦克在哪里?



就在那儿!从一堆泥炭、泥土和木头中探出了一条翻倒坦克的履带。





消防水管的强力水流冲刷着坦克上的泥炭,坦克最初是坦克塔顶抵在岸边坚硬的地面上,随后才露出了外部。

吊装工再次调整钢索,重新布置拖拉机,并请旁观者远离作业现场。









观众。



观众





他们重新移动了“锚”,并从另一个角度继续作业。







与此同时,在公路上。













然后,作者注意到一个值得关注的展品。



俄文作者走近一些,好好看看这辆令人惊讶的车。乍一看像是“Emka”(GAZ M1),但不知为何是四轮驱动。车主是来自Velikiye Luki的谢尔盖·科兹洛夫。推测,很可能这是GAZ-61的模型。据说原车仅制造了六台。后桥不是原装的,许多其他部件也不是。很可能使用了GAZ-69的部件,发动机可能来自21型伏尔加。整车组装在哪种车架上也说不清。真是辆“怪物”级的车。它也来观看坦克打捞。这样的车在林间带有障碍的道路上开起来可不容易。

(未完)感谢收看本频道编译的内容。我们长春见。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事实证明,“消失”多年的清华才女武亦姝,证实了董卿当年没说错

千言娱乐记
2025-09-25 20:27:56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离开的何止是郑智化

老唐有话说
2025-11-04 18:37:23
纽约市长选举,川普最后一刻和马斯克背书库莫,被迫投桃报李

纽约市长选举,川普最后一刻和马斯克背书库莫,被迫投桃报李

移光幻影
2025-11-04 15:41:42
朝鲜高层突变,铁幕下的刀光剑影,一场手术能否救活一个国家?

朝鲜高层突变,铁幕下的刀光剑影,一场手术能否救活一个国家?

文诩历史
2025-11-03 09:23:22
女子确诊糖尿病,天天吃白菜,3个月后去复诊,院士:你干了啥?

女子确诊糖尿病,天天吃白菜,3个月后去复诊,院士:你干了啥?

小舟谈历史
2025-10-14 15:33:27
北京“穆斯林大厦”更名为“环新大厦”

北京“穆斯林大厦”更名为“环新大厦”

老友科普
2025-11-03 14:56:59
韩国网红品牌关闭中国门店,标志性“小雏菊“饱受侵权困扰

韩国网红品牌关闭中国门店,标志性“小雏菊“饱受侵权困扰

南方都市报
2025-11-04 19:07:37
中央部委发声!11月楼市的王炸政策,终于来了

中央部委发声!11月楼市的王炸政策,终于来了

伴史缘
2025-11-04 10:15:34
大陆“杀鸡儆猴”奏效,有了立陶宛的教训,爱沙尼亚拒绝台湾请求

大陆“杀鸡儆猴”奏效,有了立陶宛的教训,爱沙尼亚拒绝台湾请求

游古史
2025-11-04 13:20:07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上海女博士在家8年未出门,警察破门后,屋内景象让人傻眼

兰姐说故事
2025-04-28 10:00:09
中日韩全军覆没,固态电池布局了10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量产?

中日韩全军覆没,固态电池布局了10多年,为什么还没有实现量产?

削桐作琴
2025-10-28 13:10:37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被央视怒批、摇头晃脑、德不配位,难怪阅兵从不邀请“流量”明星

书雁飞史oh
2025-09-12 16:09:35
中方划下4条红线,给美国2个选项,特朗普做出选择:合作比对立好

中方划下4条红线,给美国2个选项,特朗普做出选择:合作比对立好

影孖看世界
2025-11-04 18:38:32
高诗岩被交易?山东官宣,名单公布,高诗岩发声,官宣决定

高诗岩被交易?山东官宣,名单公布,高诗岩发声,官宣决定

乐聊球
2025-11-04 12:40:35
靠出卖同志获得少将军衔的蔡孝乾,竟在回忆录中写下这四个字!

靠出卖同志获得少将军衔的蔡孝乾,竟在回忆录中写下这四个字!

古史青云啊
2025-10-18 14:48:30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女生发明“咯噔字体”,被老师0分警告:别用个性挑战考试的底线

妍妍教育日记
2025-11-01 12:00:56
神二十3名航天员、4鼠乘组将夜间返回地球,为何不延期白天回家?

神二十3名航天员、4鼠乘组将夜间返回地球,为何不延期白天回家?

环球科学猫
2025-11-04 11:29:07
“和平统一”4字不再出现?台湾岛内马上预感到,统一进入倒计时

“和平统一”4字不再出现?台湾岛内马上预感到,统一进入倒计时

古事寻踪记
2025-10-31 07:50:54
台湾主流民意就体现在这些留言中

台湾主流民意就体现在这些留言中

环球网资讯
2025-11-03 23:49:36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42-36!梅西力压C罗!赛季轰42球,冲击900球+带队晋级

乌龙球OwnGoal
2025-11-04 09:17:43
2025-11-04 19:52:49
胡侃杂史 incentive-icons
胡侃杂史
中外军事科技与古代历史以及冷热兵器
2016文章数 43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美政府停摆35天追平纪录 特朗普急了要求动用"核选项"

头条要闻

美政府停摆35天追平纪录 特朗普急了要求动用"核选项"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作价4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易主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房产
教育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房产要闻

信达·繁花里 | 老照片征集活动 温情启幕

教育要闻

靠谱!一个让孩子更快说句子的好方法,每天只需10分钟

手机要闻

苹果推出全新App Store网页版:更完整的浏览体验

数码要闻

显示器阵营中的隐藏款,拉满购买价值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