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网友在互联网上吐槽,今年应该是月饼最难卖的一年,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过节的氛围越来越少了,很多网友都在感慨人情冷漠,好像现在的年轻人和朋友亲戚之间都有一种疏离感,而且这种感觉在互联网上特别的明显。
除此之外就是现在的月饼。
说句老实话,过度的包装实在太严重了。
价格越来越贵,可是品相越来越差,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过度包装。
到处都是吐槽月饼的:"一盒月饼够我一周饭钱"、"现在的月饼都成奢侈品了"、"公司发的月饼,转手就挂闲鱼"
更离谱的是,有知名品牌被爆出强制员工买自家月饼,卖不出去就得自己掏腰包!
好家伙,这哪是卖月饼,分明是变相扣工资啊!
记得小时候的月饼多简单,纸包装,油渍渍的,一口咬下去满嘴甜香。那会月饼就是月饼,没那么多花里胡哨。
现在的月饼呢?
包装比月饼还贵!铁盒子、木盒子、丝绸包装,不知道的还以为买的是首饰。
打开一看,里头就躺着四个小小的月饼,敢情我们买的是包装,月饼是赠品?
价格就更离谱了。随便一盒都要两三百,稍微上点档次的就要五六百,甚至上千!
我就纳闷了:这月饼是镶金边了还是包银皮了?凭什么这么贵?
![]()
年轻人不是不爱过节,是过不起节,一个月饼礼盒动辄三五百,够买多少斤猪肉了?现在经济不景气,工资不涨物价飞涨,谁舍得花这么多钱买几个甜腻腻的饼?
再说了,现在的月饼都变味了。
商家打着"创新"的旗号,什么麻辣小龙虾月饼、韭菜鸡蛋月饼...这是要把月饼做成满汉全席?传统的豆沙、五仁不好吃吗?
最重要的是,月饼已经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原本是家人团聚、分享美食的象征,现在成了送礼的工具、面子的象征。吃月饼的不买,买月饼的不吃,这算哪门子传统?
商家说:"我们用的是顶级原料,包装是请设计师专门设计的,当然贵啦!"
消费者回怼:"我们要吃的是月饼,不是包装!再好的包装最后不还是扔垃圾桶?"
商家说:"这是传统文化,要有仪式感。"
消费者冷笑:"仪式感就是让老百姓买不起?"
商家说:"这是送礼佳品,有面子。"
年轻人反问:"什么时候中秋节成了送礼节?我们要的是团圆,不是面子!"
这哪是卖月饼,分明是商家自嗨!完全不管消费者需不需要、买不买得起。
经济下行,消费捉襟见肘
说实话,不是我们不爱吃月饼,是实在吃不起。
现在啥情况大家心里都清楚:工作难找,工资难涨,物价飞涨。一份外卖都要精打细算,哪来的闲钱买几百块的月饼?
年轻人更是难,房租、房贷、车贷压得喘不过气,每个月都是月光族,哪敢乱花钱?一盒月饼的钱,够交一周通勤费了。
商家还在那自说自话,搞什么"消费升级",殊不知老百姓都在"消费降级"。不是不想过节,是过不起啊!
现在的月饼市场完全本末倒置,不在乎好不好吃,只在乎好不好看,不在乎实不实惠,只在乎高不高端,不在乎消费者需不需要,只在乎KPI完不完得成。
难怪今年月饼这么难卖!老百姓用脚投票,用实际行动告诉商家,我们不需要华而不实的月饼,我们需要的是实实在在、价廉物美的月饼。
别忘了,中秋节最重要的是家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月饼只是表达情感的载体,而不是炫富的工具。
![]()
做好吃的月饼,定实在的价格,做简单的包装。这才是长久之道!
否则,明年、后年、大后年月饼只会越来越难卖,到时候,可别又让员工自掏腰包买月饼。
我看到很多网友谈论月饼卖不出去,其实和舔狗经济崩盘是一样的道理,有异曲同工之妙。
好的月饼动辄三五百,差一点的月饼也要大几十。
而且过度的包装,这让网友们觉得挺反感,再加上现在社会上的冷漠越来越多。
很多年轻人不仅仅是不愿意走亲戚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一些商家的宣传手段,动不动要教育消费者,年轻人都有一个逆反的心理,有些人花几十块钱买个月饼解解馋也就算了。
可是看到很多商家的宣传手段,自己花了钱还要被教育,这和最近的西贝以及之前的百果园有着一样的宣传手段,确实让年轻人提不起兴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