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光伏产业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细微变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近期,一起关于高纯石英砂的买卖合同纠纷,因涉及行业技术标准与责任划分的复杂问题,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事件起因:坩埚质量问题引发索赔
2023 年底,江苏新毅阳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新毅阳”)向安徽威克特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威克特瑞”)采购了用于坩埚生产的高纯石英砂。
随后,新毅阳使用该石英砂生产的坩埚在下游客户使用中出现了使用寿命缩短和漏硅率上升的问题。基于此,新毅阳认为石英砂存在质量问题,并向威克特瑞提出索赔。
![]()
争议焦点:技术、信息与责任的多重博弈
双方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石英砂人工 “掺铝” 是否应告知客户?
- 威克特瑞:承认产品存在人工 “掺铝”,但称这是为提升坩埚性能的行业常见技术,且铝含量符合合同标准。未主动告知是因其属于企业技术机密。
- 新毅阳:认为威克特瑞隐瞒 “掺铝” 事实,违反了合同的诚信原则。
- 法院观点:合同未明确允许人工 “掺铝”,威克特瑞未履行告知义务,构成违约。
“掺铝” 与坩埚品质问题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 新毅阳:认为人工 “掺铝” 是导致坩埚析晶、漏硅的直接原因。
- 威克特瑞:提供证据称其 “掺铝” 技术已通过联合试验验证,能提升坩埚品质,且有众多客户正常使用。
- 法院观点:一审法院认为 “掺铝” 可能导致高温性能下降。二审法院则采纳专家观点,认为人工掺入的铝粉属于表面杂质,与坩埚析晶存在因果关系,最终维持原判。
新毅阳自身操作是否存在不当?
- 威克特瑞:指出新毅阳在生产中实际使用的外层砂比例(40%)高于其推荐的范围(20%-30%),且在导入新供应商时未进行充分的验证。
- 新毅阳:认为配比是其自主工艺,且更换石英砂供应商不属于主材变更,无需额外验证。
- 法院观点:采纳了新毅阳关于工艺自主的主张,但同时认为其对石英砂异味未充分履行检验义务,判定其承担 30% 的责任。
![]()
![]()
(二审判决书,当事人提供)
判决结果:法院裁定,责任各担
经过审理,法院最终判决:
- 解除双方的采购合同。
- 威克特瑞向新毅阳返还部分货款,并赔偿大部分损失(占新毅阳主张损失的 70%)。
- 新毅阳退还剩余石英砂,并自行承担 30% 的损失。
双方均不服一审判决并上诉,但二审法院最终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
(一审判决书,当事人提供)
![]()
(二审判决书,当事人提供)
行业启示:标准与协同亟待完善
此案不仅是两家企业间的商业纠纷,更折射出光伏行业在新材料应用、技术信息沟通和质量标准方面存在的挑战。它提醒行业参与者:
- 技术创新需透明:新材料或新工艺的应用,应在合同框架内与客户进行充分沟通。
- 标准体系待健全:行业需要更清晰、统一的技术标准来界定责任。
- 质量管控要前置:企业在供应链管理中,应建立更完善的供应商导入和产品验证流程。
这起事件为整个光伏行业敲响了警钟,推动行业在技术创新与规范发展之间寻找更好的平衡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