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涉及全国138个“收缩型城市”的名单在网络广泛传播,衡阳市就位列其中,引发大家关注。
然而,经官方渠道核实,该名单并非发改委或任何官方发布,实为学术论文的研究结论,且其研究方法存在显著争议。
事件起因是9月11日晚,《河南社会科学》期刊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收缩型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的学术论文,作者为郑州大学商学院三名学者。
![]()
该论文中列举了138个基于“七普”与“六普”人口数据对比得出的“收缩型城市”,衡阳因常住人口数据变化被纳入其中。
随后,部分自媒体将名单冠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标题在社交媒体扩散,导致公众误解。
9月17日,安徽省池州市辟谣联动机制办公室率先发布声明,强调“国家发改委暂未发布全国收缩型城市名单”,并指出网传信息来源不实。
此后,安徽淮北、黄山等多地官方平台转发辟谣内容,明确否认名单的权威性。
![]()
其实,该论文的识别方法均存在明显缺陷。
其一,未明确采用国际标准(需人口流失超2年且经历结构性危机)还是国内标准(城区常住人口连续3年下降),结论缺乏一致性;
其二,直接将地级市全域人口变动作为依据,忽视了“市辖区”与“含农村的行政区”的本质区别,导致结论与实际情况严重偏离。
例如,衡阳市作为湖南省域副中心城市,市辖区近年来常住人口基本呈正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与“收缩”特征并不相符。
![]()
其次,衡阳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态势稳健。据公开数据,“十四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速高于全省水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超20%。
![]()
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
作为中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和制造业基地,衡阳正通过数字化转型与产业升级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与论文中描述的“经济衰退”“数字经济发展缓慢”等特征截然相反。
因此,把衡阳列为“收缩型城市”,实为学术研究中的误判,既无官方背书,亦不符合现实发展逻辑。
© THE END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