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道义 编辑/张广凯)
悬空长达半年之久的永辉CEO位置,终于靴子落地。
9月18日晚间,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1933.SH)公告称,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并经公司董事会提名委员会资格审查,公司当日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聘任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的议案》,同意聘任王守诚为公司首席执行官(CEO)。
资料显示,王守诚出生于1991年4月,拥有北京大学硕士学历,自2017年毕业后,以“融才”管培生身份加入永辉。历任CEO业务助理、集群运营合伙人、福建省区人力资源合伙人,闽赣省区人力资源总监,上海省区总经理。
王守诚
这意味着,王守诚拥有着纯正的“永辉血统”。公告中也强调,王守诚先生未持有公司股份,同时与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以及其他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关联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3月未获续聘的前董事兼CEO李松峰,身上携带着“京东系”的显著标签。公开信息显示,其历任京东集团高级总监、永辉超市CTO(首席技术官)和CEO。彼时永辉称,CEO“虚位以待,将全球招募”。
李松峰的“出局”,是永辉超市资本格局从“京东系”向“名创系”重构的分水岭。2024年9月,名创优品通过向京东、怡和集团旗下子公司收购永辉超市股份的方式,作价62.7亿元收购永辉超市29.4%的股权,跃升成为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
今年2月27日,永辉超市宣布成立由名创优品创始人叶国富任组长的“永辉改革领导小组”。王守诚,则任副组长,且在永辉超市“胖东来学习项目”中担任调改小组负责人,牵头运营标准体系的建设,推进调改项目。
对于永辉超市来说,其“胖改”行动如今已进入深水区。自去年5月起,永辉超市正式确立“学习胖东来”的品质零售路线,陆续启动多地多店调改。截至今年6月末,调改开业门店共计124家。
就在9月4日,永辉超市宣布上海的十一家门店全数调改收官,且上海开业满3个月的稳态调改门店已初步实现整体盈利。
王守诚在现场表示,“上海是永辉战略布局的重中之重。‘做上海的胖东来’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我们对顾客和员工的长期承诺。通过这一轮的调改,我们不仅提升了商品力和服务力,更重要的是找回了做零售的‘初心’——那就是善待员工、尊重顾客、回归商品本身。未来,我们将继续坚守‘员工幸福、顾客满意’的理念,在上海乃至全国持续推动胖东来模式调改,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有温度、高品质的购物体验。”
但实际来看,永辉仍陷入“越改越亏”的窘迫境地。据其最新财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99.48亿元,同比下降20.73%;归母净利润为-2.41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在此之前,永辉超市更已连续亏损4年,总亏损额超95亿元。
7月30日,永辉曾披露定增预案,拟向不超过35名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9.92亿元。计划将其中的32.1亿元用于门店升级改造项目,3.09亿元用于物流仓储升级改造项目,4.7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或偿还银行贷款。
不过此后,永辉超市对募集资金规模进行了缩减。9月1日,其表示拟将募集资金总金额从不超过39.92亿元调减至不超过31.14亿元。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