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宏大版图中,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交相辉映,而美食,无疑是其中最具亲和力的桥梁。中华老字号苏州稻香村的月饼,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新“食尚”,将中国传统味道与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关员在出口食品企业进行现场检查 摄/宗锐
苏州稻香村的历史可追溯至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起源于苏州的它,历经两个半世纪的风雨洗礼,不仅在国内开枝散叶,成为糕点行业的龙头企业,更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开启“出海战略”。早在2006年,苏州稻香村就开始在海外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并在海外注册商标,目前已在6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包括“稻香村”等在内的100多个商标,为海外发展撑起知识产权“保护伞”。2013 年,海外事业部正式成立,自此,苏州稻香村的月饼踏上了漫长而辉煌的出海征程。
为了让月饼顺利进入海外市场,苏州稻香村下足了功夫。一方面,充分研究各国法律法规及食品标准,确保在符合当地要求的同时,保留中式糕点的传统风味。另一方面,深入了解海外市场生活方式与消费者需求,因地制宜改良产品口味。在澳大利亚,针对当地人喜爱果酱的口感,苏州稻香村将“玫瑰鲜花饼”改良,使其不仅深受当地华人喜爱,还成功进入西方主流超市,成为热销品。
如今,苏州稻香村月饼已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阿联酋等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月饼更是成为了热门商品,无论是在东南亚国家的超市货架上,还是在中东地区的特色集市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承载着中国的中秋文化,成为当地人了解中国的一扇窗口。每一块月饼,都蕴含着中国人对团圆、美好的祈愿,随着月饼的畅销,这些文化内涵也逐渐被海外消费者所认识和喜爱。
据苏州稻香村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艾满透露,今年以来,其出口额已达8000万元,同比增长21%。月饼占据公司出口业务的“半壁江山”,除传统海外市场实现增长,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新的增量。凭借健康属性与文化特色,企业受到海外市场消费者青睐,其中月饼出口货值同比增长25%。
稻香村月饼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新“食尚”,不仅是企业自身努力的成果,更是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体现。希望苏州稻香村以后能够继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持续创新,让这甜蜜的中国味道,在“一带一路”上越飘越远,成为世界共享的美食盛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