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普通人想翻身,关键不是“赚一辈子”,而是“富这一次”

0
分享至

你有没有过这种窒息感?每天六点爬起来挤地铁,加班到十点才回家,工资条上的数字却像被施了定身咒。房贷、车贷、孩子的补习费,像三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更扎心的是,父母老了,身体开始报警,你却连陪他们看病的底气都没有。这时候你忍不住想:难道我这辈子,注定要困在“赚钱-花钱-再赚钱”的死循环里吗?



一、拼命赚钱的人,为什么越活越穷?

身边有个做餐饮的老张,四十多岁的人,头发都白了一半。十年前他咬着牙从工厂辞职开餐馆,每天凌晨四点去菜市场进货,晚上十点才打烊。三年下来攒了二十万,转头又砸进去扩店、装修。结果隔壁店搞低价促销,他的客流量直接腰斩,现在每个月都在贴钱。上个月见他,他正骑着电动车送外卖,笑着说“多赚点是一点”,可眼底的疲惫藏都藏不住。

老张不是不努力,是掉进了“赚钱陷阱”。他总以为“多开一家店就能多赚一份钱”,却忘了“赚到钱”和“守住钱”是两码事。就像手里攥着把沙子,越用力漏得越快。巴菲特说过:“如果你没找到睡觉时还能赚钱的方法,你将工作到死。”这句话扎心却真实——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主动赚钱”,却从来没学会“让钱自己生钱”。



二、富一次的人,到底赢在哪?

五年前认识个叫陈师傅的,当时他还是互联网公司的普通职员。有天他发现职场新人总在问“怎么升职加薪”,就试着做了套线上课程。赶上知识付费的风口,半年就赚了几十万。关键是他没像老张那样急着扩张,而是把70%的利润买了指数基金和核心地段的房子,剩下30%用来学投资。现在他早辞了职,每天看看盘、更新下课程,被动收入比上班时还高。用他的话说:“我花了两年‘富一次’,就是为了后面几十年不用再为钱拼命。”

陈师傅赢就赢在“会收手”。他不是运气好,是看透了财富的本质——真正的富人,从不在“赚多少”上较劲,而在“留多少”和“让钱生多少”上动脑子。就像《穷查理宝典》里说的:“赚钱靠冲劲,守钱靠节制。”可惜大多数人,一辈子都在冲,却从来没学会停。



三、普通人想“富一次”,到底该怎么做?

第一,别埋头拉车,先抬头看路。老张开餐馆十年,从来没研究过周边人群的消费习惯,也没关注过同行的定价策略。他总觉得“只要我够努力,客人就会来”,结果被低价竞争打得措手不及。反观那些靠短视频赚钱的博主,哪个不是先研究平台规则、用户喜好,再针对性地做内容?机会从来不是等来的,是“看”来的。就像滚雪球,你得先找到湿雪和长坡,才能越滚越大。

第二,关键时候要敢“赌”一把。认识个做电商的朋友,前年看准了宠物经济的风口,把所有积蓄都投进去做宠物用品。当时家人都劝他“别把鸡蛋放一个篮子里”,他偏不听。结果那年宠物市场爆发,他赚了第一桶金。当然,“all in”不是让你盲目冒险,是让你在看清趋势后,把时间、精力、资源都砸在一个点上。就像挖井,你东挖一下西挖一下,永远挖不出水。



第三,赚到钱后立刻“刹车”。见过太多人,刚有点积蓄就买豪车、换大房子,结果一场病、一次失业,立马打回原形。真正的守钱,是把钱变成“会下蛋的母鸡”。比如用一部分钱买稳健的理财,让钱生钱;或者打造能持续产生收益的资产,像线上课程、专利、版权。当被动收入能覆盖你的日常开支时,你才算真正从“必须赚钱”的循环里跳了出来。

有人可能会说:“我都四十了,现在开始还来得及吗?”当然来得及。年龄从来不是问题,问题是你敢不敢承认“自己一直在错的路”。就像《巴比伦最富有的人》里说的:“财富的积累,不在于你赚了多少,而在于你留住了多少,以及让这些钱为你工作了多少。”哪怕你现在每月只能攒三千块,只要开始学理财、关注趋势,总有机会抓住属于自己的“一次机会”。



最怕的是,你明明知道自己在“终身赚钱”的死循环里,却不敢改变,也不愿学习。看着别人轻松生活,自己却在焦虑失眠;看着同龄人靠被动收入环游世界,自己却还在为下个月的房贷发愁。其实,你和“不用终身赚钱”的差距,可能只是一次思维的转变——从“一直赚”到“富一次,然后守”。

人这一辈子,赚钱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与其老了还在为钱起早贪黑,不如现在就停下来想一想:我的“湿雪”和“长坡”在哪里?我是否在为“富一次”做准备?毕竟,我们努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有选择生活的权利,而不是被生活推着走。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女生穿成这样去健身房,真的合适吗??

健身厨屋
2025-10-20 12:22:34
太子酒店的妈妈桑:打造名扬天下的莞式特色,卷入黑道仇杀而消失

太子酒店的妈妈桑:打造名扬天下的莞式特色,卷入黑道仇杀而消失

吴学华看天下
2024-08-21 10:45:19
豆腐西行难:为什么西方国家几乎都不怎么吃豆腐?有啥科学解释?

豆腐西行难:为什么西方国家几乎都不怎么吃豆腐?有啥科学解释?

向航说
2025-10-26 00:35:03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女人:差别有多大?看这些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1-01 11:04:21
全球禁赛?篮协禁赛哈雷尔的声明中提到球员不得参加其他联赛

全球禁赛?篮协禁赛哈雷尔的声明中提到球员不得参加其他联赛

懂球帝
2025-11-06 16:04:05
深圳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开始 每月最高可领1000元

深圳高龄老人津贴资格认证开始 每月最高可领1000元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11-07 09:51:04
美媒:刚当选的纽约市长“和中国有关”,我们有证据!

美媒:刚当选的纽约市长“和中国有关”,我们有证据!

小企鹅侃世界
2025-11-07 11:06:37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唯一的主任医师名额给了关系户,我办了离职,结果院长被领导谈话

红豆讲堂
2025-11-04 19:20:03
全红婵未能夺冠!采访时的一句话,彻底暴露了目前的“真实处境”

全红婵未能夺冠!采访时的一句话,彻底暴露了目前的“真实处境”

老吴教育课堂
2025-11-07 12:41:32
央视记者谈为啥选邵佳一当主帅!正直且节俭,办公室小到不可思议

央视记者谈为啥选邵佳一当主帅!正直且节俭,办公室小到不可思议

花心电影
2025-11-07 14:09:55
送走马蓉又迎来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栽进了“女人坑”

送走马蓉又迎来冯清,倒霉的王宝强,终究还是栽进了“女人坑”

娱乐看阿敞
2025-08-19 10:07:45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冲击2030!国足新帅上任3把火:3新星上位 重用塞鸟 武磊出局

球场新视角1号
2025-11-07 11:13:50
瓦科换拉10不现实,大连受困马莱莱合同 留刘祝润+佩尼亚不用磨合

瓦科换拉10不现实,大连受困马莱莱合同 留刘祝润+佩尼亚不用磨合

替补席看球
2025-11-07 14:08:08
台北豪宅双尸案:9亿CEO与女网红疑“马拉松”连嗨48小时丧命

台北豪宅双尸案:9亿CEO与女网红疑“马拉松”连嗨48小时丧命

吃瓜体
2025-11-06 09:51:51
台湾人开始“投诚”了

台湾人开始“投诚”了

燕梳楼频道
2025-11-06 16:44:32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麦大人
2025-11-05 15:45:51
全球第一,固态电池巨头,拿下120亿订单!

全球第一,固态电池巨头,拿下120亿订单!

飞鲸投研
2025-11-05 09:08:06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如果在家突发心梗,黄金5分钟自救法,快了解,关键时刻可自救

风信子的花
2025-10-24 23:59:39
爆了爆了!砸出40+11啊!中国锡安真有能耐

爆了爆了!砸出40+11啊!中国锡安真有能耐

篮球实战宝典
2025-11-06 15:04:51
评论区要笑死了!湖南俩医生凭借“私生活”圈粉,网友全是赞成

评论区要笑死了!湖南俩医生凭借“私生活”圈粉,网友全是赞成

好贤观史记
2025-11-07 07:59:00
2025-11-07 14:55:00
青苹果sht
青苹果sht
梦醒人间看微雨,江山还似旧温柔
1832文章数 12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老登们的社交货币全崩了

头条要闻

男子半价买哪吒"烂尾车":价格真香 不倒闭都不会买

头条要闻

男子半价买哪吒"烂尾车":价格真香 不倒闭都不会买

体育要闻

是天才更是强者,18岁的全红婵迈过三道坎

娱乐要闻

白百何回应东京电影节争议

科技要闻

75%赞成!特斯拉股东同意马斯克天价薪酬

汽车要闻

小鹏X9增程版综合续航1606公里 有底气挑战赛那?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数码
本地
公开课

理智之下,共鸣之上——揭开叙事向卡牌战斗RPG《疯狂面纱》的心灵世界

家居要闻

现代自由 功能美学居所

数码要闻

Omdia: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同比增长5%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