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
2025年9月·全国科普月
2025年9月17日,在全国科普月的浓厚氛围中,东阳市科协联合市教育局,在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木雕小镇校区举办“人工智能+科普”专题培训,推动中小学科学副校长与科技辅导员青少年科技教育能力提升。来自全市120余所学校的35名科学副校长、212名科技辅导员齐聚一堂,开启一场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的科技教育“充电之旅”。
本次活动,为确保培训质量,特邀业界权威专家组成“导师团”,带来前沿AI且贴合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浙江师范大学终身教育学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丁革建教授,作为国培专家与信息技术提升工程专家,长期深耕中小学教师职后培训与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推广领域。他以《人工智能+行动的理解与实践》为题,结合AI赋能教育的典型案例——从智能系统辅助个性化教学,到AI技术赋能教学创新等,同时分享精准教学场景下的实操方法,让参训者清晰把握“AI+科普”的落地路径,解决“技术如何服务教学”的核心困惑。
浙江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师、青少年科技创新研究院秘书长段正杰同样带来重磅分享。作为中国电子学会入库专家、2024年度创客十大人物,段正杰长期执裁全国及省市级青少年科普赛事,对青少年信息素养培养有着深刻洞察。她以《深耕科普沃土:青少年信息素养成长的协同之路》为主题,从赛事视角出发,结合近年来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常见的作品短板,为参训者搭建起“教学-实践-赛事”一体化的教育思路。
除前沿理论课程外,本次培训还注重实操能力提升,特别设置《程控电路设计实操讲解》《电路创新设计实操讲解》《编码能源探测项目实践操作》等专题实操课。授课专家通过“现场演示+分组实操+问题答疑”的模式,手把手指导参训者完成电路搭建、编码调试、项目设计等。这种“边学边做”的模式,将抽象的电路知识转化为可落地的教学技能,让科技辅导员们在实操中,解决了以往遇到的难题,大家相互交流思路,甚至现场构思如何将项目改编为适合学生的课堂活动。
“此次系统化培训课程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能有效提升科教工作者教学技能,为青少年科技教育注入新鲜血液。”东阳市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参训人员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教学实践,带动更多学生参与科学探索,为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东阳市科协
编辑:吴裕慧
一审:施新杭
二审:卢立明
▼金华市科学技术协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