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结束对英国的访问,启程返回华盛顿。
这次国事访问中,双方不仅重申了“特殊关系”,而且宣布了创纪录的投资承诺——美国公司将在英国投入约1500亿英镑,用于清洁能源、生命科学、高科技等领域。双方还签署了科技、人工智能、核能、量子计算等领域的合作协议,并强调在国防安全、情报合作、贸易技术上的协作。
△据路透社报道,英国称,特朗普的国事访问带来了创纪录的1500亿英镑的投资。
虽然特朗普与斯塔默在公开场合都称美英是“首要伙伴”,但在盛大礼仪和创纪录的投资背后,美英深层分歧亦在访问过程中暴露无遗。在礼节与投资背后,真正的较量正在外交政策和战略议题中展开。
分歧一:中东与巴勒斯坦问题
英国政府明确表示,英国将于本月底或近期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是一个在国际外交中颇具象征意义的动作,并且在英国政治中被视为对中东和平进程的推进,斯塔默在双方会谈中再次进行重申。
△在记者发布会上,特朗普承认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与盟友存在分歧。
对此,特朗普没有表示支持,反而强调以色列在此事中的安全考量,同时在双方联合记者会上明确表示,不支持斯塔默关于巴勒斯坦国的立场。
一方面,英国视此为“外交突破”,另一方面,美国则担忧“削弱以色列安全”, 这不仅是政策差异,更反映了两国在中东议题上战略考量的分歧。
有分析认为,英国政府是希望借此提升内政外交形象,特别是在左翼、自由派选民与中间选民中争取支持。但这样做,很可能会在美以关系或美国内部支持以色列的选民中引起不满。
分歧二:俄乌冲突
在俄乌问题上,斯塔默坚持继续大规模援助乌克兰,公开批评俄罗斯总统普京,强调英国正与美国等盟友加大对俄压力,并支持乌克兰继续防御。
而特朗普一方面表示普京“让我失望”,美国和俄罗斯本能通过谈判解决冲突,但普京没有按预期行事;一方面暗示要减少输血,提出“美国不能无限制负担”。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一些欧洲国家对特朗普的贸易政策以及对乌克兰不稳定的承诺感到恼火。
对英国而言,美国一旦退缩,欧洲安全问题将首当其冲;对特朗普来说,财政与选民优先于地缘责任。这一分歧预示,俄乌冲突的未来不仅取决于俄乌双方,也取决于美英是否能保持同调。
分歧三:能源政策
英国延续《巴黎协定》框架,强调清洁能源,尤其推动风电与核能,以此作为英国应对气候变化与未来能源供应的核心战略。而特朗普则偏向化石燃料,强调能源独立。
这次双方虽然签署了核能与部分清洁能源合作协议,但战略基调并不一致。英国着眼长远减排目标,美国则更关注短期经济与能源利益。
△据英国媒体报道,特朗普建议斯塔默在北海开发油气。
在访英结束前的记者会上,特朗普批评风力发电为“一场昂贵的笑话,一场灾难”,并建议英国最大限度地增加北海油气开采,强化传统能源的利用。面对这样的批评,斯塔默一方面强调油气仍会在未来扮演角色,但同时也表示,英国需要将其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
分歧四:移民政策
△据《金融时报》报道,特朗普告诉斯塔默,应该动用军队阻止非法移民进入英国。
关于移民政策,特朗普建议斯塔默动用军队阻止非法移民,认为非法移民问题可能摧毁英国。斯塔默则回应称,政府已在通过新的协议(比如与法国的遣返协议等)和现行法律框架处理移民问题。使用军队作为边境或移民控制手段,恐在英国社会与法律层面引发很大争议。
这表明,美英两国在移民控制上的价值观与政治风险承受度有很大不同。特朗普对此并不回避,他明确表态,在移民和能源问题上,自己和斯塔默意见相左。
分歧五:贸易与关税问题
特朗普此次访英时,双方确认并调整了早前签署的“繁荣协定”,试图展示务实合作的成果。
根据最新安排,美对英汽车出口设置年度配额,配额范围内关税降至10%,比此前税率有所缓解;部分钢铁、航天零部件和农产品也获得了更优惠的市场准入。同时,美国公司承诺在英国投资建设数据中心、研发基地等高科技项目,英国则对部分美国产品的市场准入做出妥协。对英国制造业而言,这些调整无疑带来一些现实利益,显示美英关系不仅停留在外交礼仪层面。
然而,专家普遍认为,这份协议更像“过渡性修补”,并没有解决结构性矛盾。首先,它并非全面自由贸易协定,法律约束力有限,很多承诺停留在框架或执行细则有待落实的层面。此外,绝大多数英国商品仍面临新的普遍关税基线,钢铁“零关税配额”的设想也未能落实,只能接受25%的长期关税上限。更重要的是,金融和服务业——英国最具竞争力的出口领域——几乎未被覆盖。
△英国《独立报》报道,对特朗普访英期间的钢铁贸易谈判,英国钢铁贸易协会总干事加雷斯·斯塔斯表示“令人失望”。
正如《金融时报》评论所言,这份协议更像停火,而非真正的和解。
以上分歧都显示,特朗普访英不仅是礼仪与象征的外交,也是一系列政策与价值观的试探。英国希望借此次特朗普到访巩固经济机会与外交地位,同时在多个议题上维持道德和政策传统;特朗普则在展现强硬与利益优先的同时,也需应对联盟中的不同声音。
未来,这些分歧是否会因政策执行、法律限制、选民反应等而出现妥协、调整,抑或为维持“和谐”而被压制,还未可知。但可以肯定,这场访问提醒外界,所谓“特殊关系”,在21世纪的现实中更多是一种合作与分歧并存的博弈,美英关系能否在务实利益和战略分歧间找到平衡,仍有待观察。(央视记者 武卫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