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怒斥特朗普把美国推向“敌人政治”,警告美国正陷前所未有危机。他对美国民众提醒:若不觉醒美国将坠入深渊,吼我没用,我又不是总统,你们该去骂特朗普。
赞嚎君|原创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赞嚎(ID:zanhao668)
在美国政坛,前任总统批评现任总统本是极为罕见的场景。毕竟,“君子之交淡如水”,前后任之间往往保持某种礼节性的克制。
然而,奥巴马显然已不再遵循这种“政治潜规则”。9月16日,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次公开活动上,言辞锋利,直指特朗普政府正在将美国推向“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
这一幕,不仅令美国社会震动,更折射出美国政治裂痕已深到无法掩盖的地步。
奥巴马的发言并非轻描淡写,而是带着明显的痛心与愤怒。他直言,特朗普及其盟友所采取的“煽动性言论”,正在把国家带向危险的转折点。
当政治对手被称为“害虫”“敌人”,当执政者用语言不断挑动民众之间的敌意时,美国的政治生态就已经从“分歧”走向“敌对”,这是一种质变。
要知道,美国宪政体系的根基在于妥协与制衡。民主与共和的拉锯,本应是政治常态;但当一方开始将另一方彻底妖魔化,甚至试图动用军队力量来介入地方事务时,这种冲突便从“制度之争”转向“生死搏杀”。
奥巴马的警告,正是针对这种危险趋势。
事实上,这已不是奥巴马第一次开口。8月28日,他就曾在社交媒体上严厉批评特朗普政府,特别是后者威胁要派国民警卫队进入芝加哥和纽约等民主党主政城市。
他毫不客气地指出,这种做法是“危险的趋势”,意味着军队在本土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
对于一个长期以“自由、法治、民主”自诩的国家来说,军队干预国内事务几乎是不可触碰的底线。美国人一直以为,军队的角色是“守护国门”,而不是“管束公民”。奥巴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自冷战以来,美国军方更多作为外交与战争工具,一旦在国内事务中被频繁使用,势必冲击所谓“正当程序”和宪政秩序的基石。
可以说,奥巴马抓住了特朗普政治操作的要害:他不是在用制度化的方式解决分歧,而是在用“军事化的手段”压制反对声音。
面对奥巴马的直言,白宫自然不会沉默。发言人立刻回击,称奥巴马“制造分裂,让美国人彼此对立”。然而,这样的回应更像是政治修辞,而非有力辩护。
奥巴马长期顾问戴维·阿克塞尔罗德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冲突和分裂从一开始就是特朗普政治计划的核心。”这句话道出了许多观察者心中的共识。
特朗普的政治逻辑,并不是调和矛盾,而是激化矛盾,然后借此收割选票。对他而言,制造敌人比构建共识更有效,煽动情绪比冷静治理更高效。
在这种逻辑下,美国社会的撕裂便不再是“副产品”,而是“必然结果”。
人们或许会问:为何奥巴马一再打破前总统“少言”的惯例?
答案很简单——忍无可忍。
从疫情应对的混乱无序,到政治极化的不断加剧,再到特朗普对媒体、司法体系的攻击,奥巴马看到了美国制度性风险正在急速放大。他深知,如果前总统集体保持沉默,历史可能会记下这样的注脚:当美国走向深渊时,那些曾经掌舵的人没有发出警告。
因此,奥巴马必须说话。
他的话语中夹杂着一种“长者式的悲痛”,仿佛在对年轻一代提醒:美国正处在危险的边缘。如果不及时修正,后果将难以收拾。
从更深层次看,奥巴马与特朗普之争,早已不只是“前任与现任”的个人恩怨,而是两种政治逻辑的对抗。
奥巴马代表的是传统自由派的政治逻辑:强调制度、妥协、包容与社会多元。他的执政理念虽然并不完美,但至少维持了美国社会某种“平衡感”。
而特朗普则代表了一种“新民粹”逻辑:以分裂为手段,以敌对为动员,以权力为目标。对他而言,制度只是工具,法律只是约束别人而非约束自己的武器。
这两种逻辑的激烈碰撞,正是当今美国政治危机的根源。
问题在于,奥巴马的警告是否还能撼动当下的局势?
在一个两极分化到极致的社会中,奥巴马的声音固然能唤醒自由派群体,但对铁杆的特朗普支持者来说,他的发声反而可能被视为“旧势力的反扑”。特朗普阵营甚至乐见奥巴马开口,因为这能进一步加深“我们与他们”的叙事逻辑。
从这一点看,奥巴马的努力虽有意义,但效果有限。美国社会的分裂,早已不靠一两次演讲就能弥合。
美国如今的困境,不仅仅在于总统个人的风格问题,而在于制度性困境的全面爆发。两党政治已经失去妥协空间,社会信任正在瓦解,媒体与民众被迫站队,公共话语场日益对立化。
奥巴马的讲话提醒人们:美国正处在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但问题在于,美国是否还有自我修复的能力?
若继续沿着特朗普式的“敌人政治”走下去,美国将逐步丧失作为民主国家的合法性。而一旦这种合法性危机加剧,不仅美国内部会陷入动荡,其国际影响力也将迅速衰退。
或许,奥巴马心中正有一句呐喊:“吼我干什么?有本事去骂特朗普啊!”
这句话虽然带着幽默,却也揭示了现实的荒谬——一个试图守护制度的前总统,反而被现任政府指责“制造分裂”;而真正不断挑动对立的总统,却仍在民众中维持着高声量的支持率。
这,正是当今美国政治的讽刺:真相与谎言交织,正义与权力拉扯,制度与现实撕裂。
奥巴马的警告是一种道义担当,但美国是否听得进去?恐怕答案并不乐观。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的过程与图片均源自网络。为提高可读性,部分细节已润色,文中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请理性阅读。本文旨在传递社会正能量,无任何低俗等不良引导。若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删除相关内容。对于事件存疑部分,一经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或更正。
对话作者请添加微信:zanhao66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