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对位于卡塔尔多哈的哈马斯高层成员发动空袭行动,正在对地区局势造成深远的影响,这将导致中东局势出现新的变化,而备受关注的有三大变化。
第一,对加沙停火谈判进展产生重要影响,使通过谈判解决巴以冲突难度大大加强。
这次以军的行动目标直指以哈利勒·哈亚为代表的哈马斯高层,而哈利勒·哈亚正是哈马斯的首席谈判代表。以色列媒体分析认为,针对哈利勒·哈亚的打击行动表明,至少在当前的条件下,以色列方面无意与哈马斯进行实质性谈判,或者说,只要哈马斯不接受以方所设定的条件,谈判就无从进行。
塔米姆·本·哈马德·阿勒萨尼
中东多个国家认为以色列袭击多哈表明以色列可能试图通过军事施压而非谈判解决巴以冲突。自2023年10月7日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65,141人死亡、165,925人受伤,并引发严重人道主义危机。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持续的军事冲突加剧了双方对立情绪,使谈判空间进一步缩小。而以军袭击多哈之后,国际社会反应很强烈,16国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表示关切。阿联酋等国甚至警告以色列:任何单方面行动都将导致外交关系降级,显示出国际社会对以色列立场的强烈不满。袭击事件发生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当地时间9日晚发表讲话称,这种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打击,将为结束加沙战争铺平道路。显然,以色列是想通过武力压制来解决巴以冲突。以色列通过袭击多哈来破坏谈判,这引来的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对以色列的反对措施。
多哈遭到袭击
在多哈,紧急召开阿拉伯-伊斯兰领导人紧急峰会,并发布公报,该公告明确指出以色列行为“侵犯国际法”“破坏和平进程”,并呼吁建立集体安全机制应对威胁。 此外,阿联酋警告以色列:任何对约旦河西岸的吞并行动都将“越过红线”,可能采取降级外交关系等措施。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重申“两国方案”是唯一出路,同时提出希望派遣国际部队进入加沙,以保护平民安全。
欧盟罕见地采取了重要措施,宣布考虑对以色列实施制裁,包括暂停贸易协议。这在以往极为罕见,这显示出以色列的军事行动已经触碰到欧洲国家的底线。总之,以色列对多哈的袭击,极可能是巴以冲突以谈判的方式解决的难度加大,和平解决巴以冲突希望渺茫,而以色列招来的潜在将更加严重,以色列因袭击事件引发中东国家不满,其科技产业出口受冲击,经济面临停滞风险。
第二,以色列袭击多哈,使50多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走得更近,甚至化敌为友,更加团结了。
以色列轰炸卡塔尔首都多哈,引爆中东罕见大团结。50多国联手对抗以色列。50多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包括老冤家沙特和伊朗、曾与卡塔尔断交的沙特和阿联酋,他们都齐刷刷坐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同一张桌子前,聚在一起,讨论如何反击以色列,这可谓同仇敌忾、枪口一致针对以色列。
以色列之前连续对六国发动袭击,从黎巴嫩、叙利亚一路打到也门、突尼斯等,甚至包括一艘国际人道主义货船和两所联合国学校,都在以色列国防军的火力之下被毁了。而这一次,以色列袭击的是多哈。
这令人瞠目结舌,多哈是什么地方?
多哈是卡塔尔的首都,而卡塔尔有几个方面是中东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其一,卡塔尔是美国的铁杆盟友、是美国长期以来一直称要保护的中东产油重要国家;其二,在距离多哈只有35公里远的地方就是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国在中东地区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军事基地之一,驻扎着超过1万名美军士兵。几个月前,卡塔尔才给美国送上两千多亿美元订单,甚至还给特朗普送过一架价值4亿美元的私人飞机。其三,卡塔尔正在斡旋巴以双方,担任巴以冲突的“调解人”角色。
以色列军队对多哈这样一个非同寻常的地方发动袭击,这使整个中东炸锅了。卡塔尔没有意料到以色列会对其下如此狠手,中东的多数阿拉伯国家,包括沙特等也没有料到。因而,以军对多哈的袭击导致了中东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出现了重要变化:
(一)50多个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强烈谴责以色列,这其中,包括像土耳其这样与以色列针锋相对的国家,也包括埃及、约旦、阿联酋等与以色列有较多合作的阿拉伯国家,皆严厉谴责以色列。
(二)这次以色列对多哈的袭击严重影响了以色列的国际形象,同时,极可能能进一步破坏或是削弱以色列的外交空间,中东阿拉伯和伊斯兰国际可能会更协力的反对以色列。
(三)以色列袭击多哈后,阿拉伯国家及部分伊斯兰国家可能停止与以色列达成合作协议。卡塔尔政府召回了驻以色列大使,并紧急召开会议讨论应对措施。迪拜航展在袭击事件发生6小时内取消以色列企业参展资格,显示出海湾国家对以色列的强烈不满。
此外,该袭击事件的潜在影响仍在扩大。当前(2025年9月)的行动已导致以色列面临阿拉伯及伊斯兰国家联合抵制,包括外交关系恶化、经济合作中断等后果。例如,美国虽支持以色列,但国际社会普遍呼吁通过联合国采取行动的呼声高涨。在2025年9月15日召开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紧急峰会上通过联合声明,要求研究暂停以色列的联合国会员国资格。该声明指出以色列长期违反联合国宪章且无视安理会决议,并呼吁协调努力推动暂停其会员资格。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第三,以色列对卡塔尔首都多哈的空袭事件对美国在中东的信誉和影响力造成了显著冲击,不少阿拉伯国家认为美国不可信任。
以色列空袭发生后,美国政府初期反应迟缓,美军在卡塔尔的军事存在未采取任何行动遏制以色列。而且,美国方面称是在袭击时才得到消息的,美方事先没有得到以色列方面的通报。特朗普表示,该袭击是内塔尼亚胡的决定,不是他的决定。美军真的不知情吗?
首先,地处多哈附近美军乌代德空军基地是美军在中东规模最大、最先进的空军基地,该基地不仅仅停靠美国的先进战机等,而且还设有先进的情报和信息机构,以军要袭击多哈,美军会不知情,这骗谁呢?
其次,日前媒体传出,根据以色列官方和多位官员的披露,2025年9月9日早晨8点左右,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电话沟通,告知以方即将对卡塔尔境内哈马斯领导人采取军事行动的计划,以色列方面透露,空袭行动发生在通话结束约1小时后启动。通话期间导弹尚未发射,若美国反对可叫停行动。这表明,特朗普并未明确反对以军的袭击行动,但事后,白宫却通过社交媒体声明强调美国反对此次袭击,并称卡塔尔是重要盟友。这谎言编得太差了。
再次,袭击事件发生后,特朗普很快派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以色列,这很明显,特朗普是派鲁比奥去安慰以色列的,并表示继续对以色列进行支持。
鲁比奥访问以色列
袭击事件发生后,内塔尼亚胡公开发出威胁:“哈马斯无论身处何地,都不会享有豁免权。”言下之意是,只要以色列发现哈马斯高层在哪里,就会袭击该地方,不管这地方是卡塔尔的首都多哈,还是埃及或约旦的首都等。
以色列的行为已经直接威胁到中东国家的安全,连卡塔尔这样被认为是比较安全的国家的首都都被以军袭击了,中东还有安全之地吗?此次袭击将导致中东国家转向海湾国家的联合防御机制,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等国达成协议,任何对成员国的攻击将视为对所有国家的攻击。此外,57个阿拉伯与伊斯兰国家在多哈召开紧急峰会,讨论共同防御方案,表明美国的安全保障承诺已无法满足地区需求,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对美国失去了信任。
首先,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信任已经瓦解。
卡塔尔民众对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认为美国的沉默使以色列得以肆意侵犯主权。多哈空袭事件后,中东国家意识到依赖美国无法避免冲突,开始推动自主防御体系(如类似北约的组织架构),进一步削弱了美国在该地区的战略地位。
其次,海湾国家转向联合防御,军事合作替代方案已经出现。
海湾国家转向联合防御,其中一项措施是加强自主防御。他们计划采购中国歼-35E战机等装备,而且,还计划建立巴基斯坦为核威慑核心的防御体系,减少对美国军事支持的依赖。这可能会直接降低了美国在中东军事存在的作用。这对整个中东地区安全产生影响。卡塔尔、阿联酋等海湾国家是中东公认最安全的国家,但是在今年6月,伊朗曾经向卡塔尔的美军基地发射导弹,而3个月不到,以色列又直接袭击卡塔尔首都多哈。有分析认为,持续的巴以冲突及其外溢影响,正在将整个地区都裹挟进来。只要冲突不结束,整个中东地区的安全局势会变得越来越恶化。而美国并没有能让卡塔尔等感到安全,尽管在卡塔尔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基地。
再次,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了共同战略防御协议,这意义重大。
沙特与巴基斯坦于2025年9月17日签订的协议规定,任何针对两国中任一方的侵略行为将被视为对两国的共同威胁,旨在加强对地区安全的联合威慑。该协议达成了共同威慑机制:协议明确将针对第三方的共同防御纳入合作范畴,任何针对一国的攻击将视为对两国的侵略。
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正式签署了共同战略防御协议
沙特与巴基斯坦两国自1967年起便保持军事合作,而此次协议的签署标志着长期伙伴关系制度化,并形成沙特财力与巴基斯坦核实力的战略组合。改协议签署后,印度、美国等外部势力对地区安全格局的担忧加剧,反映出该协议对中东地区战略平衡的潜在影响。此外,该协议的签署被视为两国应对地区安全挑战、多元化安全保障的重要举措,但具体合作细节(如是否包含核保护内容)尚未公开披露。无论如何,这意味着,沙特在寻找新的安全合作伙伴,这反映出中东国家对美国能否真正维护中东国家安全保障表示怀疑。美国因为以军此次对多哈的袭击而在中东的影响力可能降低。中东很多国家在发出疑问:连多哈都被已经袭击了,美国还能保护哪个中东国家的安全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