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做一个书呆子
《在工厂梦不到工厂:如此工作二十年》新书分享会 武汉场
十六岁读完初中,张赛的毕业礼是一张从驻马店到泉州的车票,他要去工厂打工了。他对即将到来的工厂生活怀有巨大的想象:“一家工厂那么多人,总有人爱看书吧!那么多人,总能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女朋友吧! ”
结果他发现工厂没有人像他一样爱看书。起初他还会将书拿去车间,想着可以趁机器出故障的间隙读一会儿,后来他便沉默地、隐蔽地读书。这便是一个身在工厂的书呆子的命运。他无法理解身边的人为什么不爱看书不爱思考,身边的人也无法理解为什么他爱看书爱思考,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赚钱吗?
2021 年底再次回到工厂,张赛还是个书呆子,但心态有了转变,他不再用沉默面对工友,而渴望走进他们的内心。他在枯燥、重复、满是噪音和灰尘的流水线上走神,回想自己背过的诗、读过的故事,它们经常与眼前的景象形成奇妙的互文,他也开始留心工友的一言一行,竟也捕捉到不少他们的文学性时刻。这些瞬间都被张赛记录在了《在工厂梦不到工厂:如此工作二十年》一书中。
9 月 21 日(周日)13:30 , 张赛 将带着他的新书,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 李钧鹏 一起来到武汉书展,他们将聊聊在工厂做一个书呆子意味着什么,读书在他们生命不同阶段的意义,以及读书如何帮助他们去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
【时间】
2025 年 9 月 21 日(周日)
13:30—14:30
【地点】
武汉国际会展中心 阅见活动区东厅
武汉市江汉区解放大道 696 号
【嘉宾介绍】
张赛
十几岁进工厂时工友喊他“老张”,结婚后孩子们叫他“河南老爸书呆子”,接听骚扰电话时被称为“张先生”,自己最向往“赛先生”。
李钧鹏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博士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副院长,International Sociology Reviews 主编,国际社会学会出版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学会理事以及理论社会学、文化社会学和军事社会学三个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国际社会学会第六届全球青年社会学家奖。
(主持人)
何珊珊
《在工厂梦不到工厂:如此工作二十年》编辑。
【相关图书】
2003 年,初中毕业的张赛离开河南老家南下打工,之后的二十年里,他在泉州和武汉谋生,做过工人、保安、快递员、外卖员……2021 年底,迫于房贷压力,张赛重新回到了以前待过的一家卫生巾厂做普工。
“在机台上走神,快速记下某个词语,等上厕所的时候把词语拓展为句子。下了班,把句子连成段。把日记本上的许多段落整理连缀,是为一篇文章。”工厂生活是琐碎、枯燥、重复的,张赛利用碎片时间写作,试图打捞起一些瞬间,让自己不至于被淹没。
这些瞬间里有具体的劳动场景、工友间的闲谈往来、他对工厂如何磨损自己的觉知,以及形形色色的白日梦。这是张赛的第一本书,是一个人在承受、抵抗不得不过的生活时发出的无声呐喊。
☁️
白日梦巡游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