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七届中国-东盟留学生“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贵州大学举行。
活动现场。贵州大学供图
本届大赛以“创新无国界 创业新发展”为主题,由西南地区大学科技园联盟指导,贵州大学和西南大学主办,贵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重庆市北碚国家大学科技园承办,旨在推动中国-东盟青年大学生交流合作,为东盟留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与后勤支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展示双方留学生教育发展成果。
活动现场。贵州大学供图
中国与东盟地缘相近、文脉相通,近年在教育、科技、乡村发展领域合作深化,“数字赋能乡村振兴”更是连接青年智慧与时代使命的纽带。大赛自启动以来,获国内外高校广泛响应,来自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及贵州、重庆等国内省市的39所高校,共138个涵盖人工智能、乡村振兴领域的项目报名参赛。经过初筛,50个优质项目晋级复赛,最终24个项目脱颖而出,进入决赛。
活动现场。贵州大学供图
“创新创业是一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本次大赛将为选手提供展示成长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东盟在双创领域的深度合作,助力双方在科技、文化等领域取得更多成果。”贵州大学副校长王旭表示,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及部省合建高校,贵州大学将持续推进双创教育改革,构建起集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实践锻炼、指导帮扶与文化引领于一体的全链条双创教育体系。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为核心理念,依托双创竞赛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实践能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活动现场。贵州大学供图
“‘数字赋能乡村振兴’,这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乡村发展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西南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西南大学科技园管理中心副主任朱子义表示,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可以让传统农业焕发新生,让乡村文化得到传承与创新,让中国与东盟各国人民的生活更加美好,这正是举办此次大赛的初心所在。
“针对当前贵州与亚非拉国家交流活动中文化层面存在的痛点,通过深入调研和资源整合,我们发现会展是文体旅商融合的优秀载体。”“智览中外——中国与亚非拉国际交流合作的青春纽带”项目的团队负责人王哲表示,希望搭建一座数字桥梁,让中国的发展经验与数字技术,能与东盟、亚非拉地区的广阔需求相对接。
“织形合一”项目的负责人刘毓龙说道,苎麻是原产于我国长江流域的“纤维软黄金”,期待通过数字赋能助力苎麻文化产业发展,并以标准种植+优化加工+做好产品的模式,以销带产促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决赛现场,参赛选手以友好交流促进思想共鸣,以亲密合作深化项目呈现,不仅充分彰显了各参赛项目的特色与亮点,更让“创新无国界 创业新发展”的赛事主题落地生根。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优秀奖10项、优秀指导教师称号24项。(江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