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运界网消息,国际航运脱碳进程迎来关键节点。10月,国际海事组织(IMO)将就《净零排放框架》的采纳作出历史性决议。此举关乎全球航运业未来走向,引发行业高度关注。
![]()
图源:网络
代表180余家全球航运龙头企业的“零排放联盟”(Getting to Zero Coalition)日前呼吁IMO成员国支持该框架通过。该联盟在声明指出,“若框架未能通过,航运业将面临重大负面影响,的脱碳投资和转型势头可能遭受重创”。
作为全球监管机构,IMO在塑造航运业当前和未来选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具有制定国际航运规则的法定职权。今年4月,IMO已初步通过针对航运业零排放转型的监管协议,这是自2023年《IMO修订版温室气体战略》通过后实施落地的重要一步。
行业分析显示,航运脱碳转型已进入实操阶段。数据显示,新型替代燃料船舶的订单量显著增长,绿色燃料供应链正在形成。但业内人士担忧,若缺乏全球统一的标准框架,将导致投资决策陷入停滞,价值数千亿美元的航运基础设施项目可能面临风险。
IMO强调道,持续性政策不确定性是最致命的,这不仅会延误减排进程,更将推高整体转型成本,最终由行业、国家和消费者共同承担。
值得注意的是,航运脱碳带来的不仅是环境效益。研究表明,新技术与基础设施投资将创造数百万个就业岗位,为成员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但若推迟,现有项目可能被迫搁置,规划周期需要重新启动,造成机会成本的倍增。
IMO的决策意义远超减排本身。多边监管机制的有效性、全球贸易的稳定性,以及行业应对重大挑战的能力,都将在10月的会议上经受考验。零排放联盟指出,目前所有目光都聚焦于10月IMO大会,业界期待各成员国展现智慧,通过并完善该框架,为全球航运业提供清晰稳定的政策导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