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发神农智慧温室,一辆采收车每日往返数十次,载着600斤小番茄完成“高效旅程”,背后是智慧农业精细化管理的“奥秘”。
![]()
起点:智慧采摘,精准分拣
智能温室种植55亩、约7.1万株番茄。智慧系统通过传感器与大数据,实时监控果实成熟度并生成“成熟度地图”,工人按串型等级精准采摘,避免误摘、漏摘。采摘果实用25斤标准周转筐盛放,合格果进商品通道,其余分流养护或分拣,保障品质统一。
数据显示,商品番茄合格率超98%,单株采收率提升40%,人工效率提高50%,采后损耗率降至5%。随后,采收车装载周转筐,开启运输环节。
![]()
途中:专属通道,降低损耗
采收车驶入专属运输通道,通道地面防滑、弯道与坡度经精准设计,确保行驶平稳。车厢内果筐按标准间距摆放,层间加缓冲垫,减少震动挤压。
数据显示,内部搬运破损率低于2%,较传统下降15个百分点;通道单向循环避免拥堵,采收车单日可往返15趟,运输量达9000斤,效率较传统人力提升60%,减少25人次人工投入。
![]()
终点:标准装车,直通市场
抵达装货区后,工人按分层、控重标准,将果筐转运至大货车,层间铺缓冲垫,每车严格限重600斤。装车全程监控,记录装载信息确保溯源清晰。
当天采摘番茄12小时内即可出库冷链运输,日均出货2000斤,旺季超5000斤,覆盖13个城市。装车环节效率较传统提升50%,损耗率降至2%。
幕后:智慧系统全程守护
智慧系统实时调节温湿度、光照与水肥,让番茄单果均重稳定14克、糖度超9°Brix,品质均一。依托该系统,番茄市场满意度与复购率超80%,也为设施农业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