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糖尿病12年,从模范糖友变成胃癌患者!这些控糖吃法真的很伤胃

0
分享至

61岁的老吴自从确诊糖尿病以来,12年了,一直都活得小心翼翼的,尤其是在饮食方面,戒掉了不少之前养成的坏习惯,甚至连他最爱的肉都戒掉了。人人都夸他足够自律,他也一直都沉浸在自己控糖成功的喜悦中,却不知危险已悄然来袭。

其实,老吴的胃早就不好了,一开始就是偶尔的胃疼反酸,他也没当回事儿。有人说他瘦了,他还一度以为是好事儿,觉得瘦了更有助控制血糖。直到胃疼得厉害,家里人才劝他来了医院,预约了胃镜检查。

结果出来了,胃癌,虽然是早期,但老吴还是接受不了。

得了糖尿病还不够,又来了个癌症,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会难以接受吧!不过,医生在了解了老吴的情况后,认为他的胃癌大概率与他的饮食习惯脱不了关系,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老吴的“控糖执念”。




一、警惕:这些降糖方法真的很伤胃!

老吴得糖尿病12年了,刚确诊那会儿,每天都在研究怎么吃才能降血糖,没多久就有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就是这一套他自认为已经很成熟的“控糖理论”,却成了伤胃的元凶。

1. 粗粮吃太多,还得吃硬的,凉透了再吃

“粗粮升糖慢,多吃准没错”,这是老吴最坚信的控糖理念。确诊后,他几乎彻底告别了白米饭、白馒头,把主食全都换成了未精加工的燕麦、荞麦、各种豆子,甚至特意选颗粒最粗、最难煮烂的品种,煮完之后还得放凉了再吃,总觉得这主食越硬越控糖,冷饭升糖更慢。

殊不知,这种吃法对胃的伤害极大,因为粗粮中含有大量粗纤维,进入胃后会像“砂纸”一样摩擦胃黏膜,长期下来就很容易导致黏膜糜烂、溃疡。而放凉了的食物确实吸收更慢,但也容易刺激肠胃,减缓胃肠蠕动,进一步加重黏膜损伤。

正确做法:粗粮虽更利于控糖,但不能全靠粗粮,建议每天粗粮占主食的1/3即可,别用“全粗粮”替代精米白面;胃不好的患者,建议优先选煮后软糯的品种,如小米、糙米、燕麦片,吃杂粮前提前浸泡,会更容易煮熟。煮好的粗粮饭可以稍微放至温热再吃,避免凉食刺激肠胃。



2. 蔬菜当饭吃,每天吃饭狂炫

老吴一直觉得蔬菜是最好的控糖食物,吃再多也没事,还能增加饱腹感,少吃点主食,于是他每天都吃大量的蔬菜,且放很少的油盐,说是这样才没热量,不升糖。但长期把蔬菜当饭吃,胃根本扛不住,蔬菜,尤其是绿叶菜多为碱性,大量摄入会刺激胃酸分泌。而且,蔬菜中所含的粗纤维也很多,像是芹菜、豆芽等含不可溶性纤维多的蔬菜,若未充分咀嚼,大量进入胃后,对胃黏膜的伤害很大。

正确做法:蔬菜要适量,每天吃300-500克蔬菜就够了,绝不能代替主食来吃,吃饭时可以先吃菜,再吃主食,但不能一点主食都不吃,每餐必须吃半碗主食(如杂粮饭、馒头),避免因碳水摄入不足而导致低血糖。



3. 一天只吃两顿饭,晚饭几乎不吃

少吃一顿,就少一次升糖,很多糖友跟老吴一样,每天只吃两顿饭,饿了就硬扛,觉得这样更有助于控制血糖平稳。殊不知,这种“饥饿式控糖法”,不仅不利于血糖的管理,还会让胃部遭殃。事实上,不规律的饮食对胃的伤害比吃错东西更直接,这是因为胃每天会规律分泌胃酸,若长期空腹,胃酸会直接“消化”胃黏膜。而且长期空腹会导致食欲失控,老吴就是偶尔忍不住会在早餐时“补回来”,这对胃来说同样是一种负担。

再说了,长期不吃晚餐,并不利于血糖的长期平稳,还容易导致夜间低血糖,带来致命风险。

正确做法:三餐必须规律吃,不能因为控糖跳过任何一餐,晚饭不仅要吃,还要吃得够营养,可以早点吃,少点吃,但不能不吃。若两餐之间饿了,可适量加餐,避免空腹时间过长。



4. 迷信饮食降糖法,刺激性食物吃个不停

这年头关于“食物降糖”的说法有很多,老吴也听说了不少,喝醋降糖、吃苦瓜降糖,甚至他还听说辣椒素能促进胰岛素分泌,帮助控糖,吃过一段时间的辣椒、大蒜、洋葱,说是越辣越降糖。但这种“以辣控糖”的方法,对胃来说就是慢性毒药,这是因为辛辣食物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加速胃黏膜从炎症向癌前病变进展,包括喝醋,也是对胃的一种伤害。

正确做法:不要迷信各种降糖的食物,尤其是辣椒、洋葱、食醋等刺激性食物,可以吃,但别指望着通过吃这些食物来达到显著的降糖效果,搞不好还会把胃给吃坏了。糖友的饮食还是要以清淡为主,烹饪多采用蒸、煮、炖、拌,避免辣炒、麻辣、生腌等。



二、糖友控糖核心原则只有一个!

老吴的悲剧源于他的“极端控糖法”,把控糖和养胃完全对立起来,认为只要血糖低,胃受点苦也没关系。但实际上,糖尿病患者本身因自主神经病变,胃肠功能就比普通人弱,极端控糖只会加速胃肠损伤。

其实,真正科学的控糖饮食核心原则,只有一个,就是要“控制总热量摄入”,不是饿肚子、戒某类食物,更不是过度依赖某些食物,而是什么都吃点,什么都别多吃,在控糖的同时,让胃能舒服消化,让身体获得足够营养。

就像一位糖尿病31年的糖友分享的经验:从一开始的无知,到现在什么都吃,我只注重控制摄入量,同时每天运动至少半小时,家务活能干就干,放松心情不胡思乱想。现在71岁,血糖餐前6-8mmol/L、餐后8-10mmol/L,身体虽比不了正常人,但整体状态很好。

这位糖友的经验就恰恰印证了均衡控糖的重要性:不极端节食,不拒绝某类食物,通过控制总量 + 规律运动 + 情绪调节实现血糖稳定,同时兼顾身体舒适度。这种可持续的控糖,才能有效避免并发症,实现身体的长期健康。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第一次到苏北的女友家里,邋遢得的情景,我能换个老婆吗

第一次到苏北的女友家里,邋遢得的情景,我能换个老婆吗

人间百态大全
2025-09-12 12:13:00
曝F4巡演计划暂停:由于朱孝天太无法掌控,先以专辑录制为主

曝F4巡演计划暂停:由于朱孝天太无法掌控,先以专辑录制为主

鲁中晨报
2025-09-18 15:04:18
不管和谁做亲家,这两扇门一定要关紧,那才是真远见

不管和谁做亲家,这两扇门一定要关紧,那才是真远见

小小包工头阿汾
2025-09-18 14:17:47
心理学家:请远离那些“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他们是考拉型人格

心理学家:请远离那些“不愿意麻烦别人”的人,他们是考拉型人格

诗词中国
2025-09-18 13:54:52
穷人不知道的真相:人类社会,有4大“潜规则”

穷人不知道的真相:人类社会,有4大“潜规则”

舒山有鹿
2025-08-30 12:29:18
女人为啥需要男人的滋润?说白了就是这3件事,越过日子越懂

女人为啥需要男人的滋润?说白了就是这3件事,越过日子越懂

三农老历
2025-09-18 12:26:43
央视开播!40集谍战大剧来了!看完阵容,我想说:国产谍战有救了

央视开播!40集谍战大剧来了!看完阵容,我想说:国产谍战有救了

陈意小可爱
2025-09-18 14:26:58
中日经济对比:这个致命相似点,或让中国重演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中日经济对比:这个致命相似点,或让中国重演日本失去的三十年?

小白鸽财经
2025-09-18 09:34:31
江苏省大学排名大洗牌:徐州工程、常熟理工、盐城师范新位次揭晓

江苏省大学排名大洗牌:徐州工程、常熟理工、盐城师范新位次揭晓

今日美食分享
2025-09-17 14:24:51
6年前被丈夫推下悬崖,侥幸生还的孕妇王暖暖,如今再次迎来喜讯

6年前被丈夫推下悬崖,侥幸生还的孕妇王暖暖,如今再次迎来喜讯

泠泠说史
2025-08-29 15:18:52
华为研发再突破,万亿投入见成效,又创下一个“全球第一”

华为研发再突破,万亿投入见成效,又创下一个“全球第一”

一个有灵魂的作者
2025-07-29 15:15:33
女教师带出5届状元班,优秀教师却落选,转身去私立,全年级挽留

女教师带出5届状元班,优秀教师却落选,转身去私立,全年级挽留

第四思维
2025-09-03 09:30:25
打没打残哈马斯真主党阿萨德伊朗,要完控西岸,只剩胡赛了

打没打残哈马斯真主党阿萨德伊朗,要完控西岸,只剩胡赛了

邵旭峰域
2025-09-17 10:58:49
紧急提醒!大风大雨即将杀到!双台风来袭,深圳迎雨雨雨雨

紧急提醒!大风大雨即将杀到!双台风来袭,深圳迎雨雨雨雨

鲁中晨报
2025-09-18 07:27:09
有情况?关晓彤生日引评论区炸锅,鹿晗发文:开心!

有情况?关晓彤生日引评论区炸锅,鹿晗发文:开心!

默默有话说
2025-09-17 10:05:12
你见过的土豪是什么样子的?网友:前台小姐直接跟着他走了

你见过的土豪是什么样子的?网友:前台小姐直接跟着他走了

特约前排观众
2025-08-19 00:20:03
太惨了!摩托120码压弯瞬间,女孩挂在护栏上折成90度,脊椎断裂

太惨了!摩托120码压弯瞬间,女孩挂在护栏上折成90度,脊椎断裂

坦然风云
2025-09-13 00:40:05
河南一寡嫂供养丈夫弟弟十几年,他考上博士娶妻生子后,嫂子坐车去看望,谁料,他的一句话,凉透了人心……

河南一寡嫂供养丈夫弟弟十几年,他考上博士娶妻生子后,嫂子坐车去看望,谁料,他的一句话,凉透了人心……

明智家庭教育
2025-09-18 12:32:14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外籍童模公然辱华后续:父母拒绝道歉再次挑衅,品牌终止一切合作

春秋论娱
2025-09-18 07:57:37
35岁杭州女演员官宣结婚:这次不是拍戏!

35岁杭州女演员官宣结婚:这次不是拍戏!

极目新闻
2025-09-16 10:55:25
2025-09-18 16:20:49
王晓爱体彩
王晓爱体彩
相信你自己,做好你自己
290文章数 1102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头条要闻

涉58亿美元出口 "欧盟制裁以色列"或难实施:德未同意

头条要闻

涉58亿美元出口 "欧盟制裁以色列"或难实施:德未同意

体育要闻

身高170的他,让196的博尔特坐不住了

娱乐要闻

杨丞琳庆祝结婚6周年,与李荣浩撒糖

财经要闻

中企停止购买英伟达相关芯片?外交部回应

科技要闻

DeepSeek称R1训练费200万,不依赖蒸馏对手

汽车要闻

女神代言/新增配色/智能升级 26款腾势N9售38.98万起

态度原创

教育
数码
亲子
旅游
健康

教育要闻

绕晕99%的小学推理题

数码要闻

罗技 G 推出 G321 / Astro A20 X 耳机,分别面向 PC / 主机游戏

亲子要闻

3类孩子的东西,再新也别送人,对两个孩子都不好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内分泌科专家破解身高八大谣言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