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建筑旗下中建东孚在上海虹口区打造的标杆之作,中建·虹悦里承载着央企对城市发展的深度理解与品质承诺。项目择址于虹口江湾镇板块核芯,坐拥内环1.2公里黄金辐射圈与中环核心区的双轨价值叠加,直线距离中环仅600米,是北中环科创集聚区与江湾历史文化风貌带交汇的稀缺人居地块。
在空间规划上,项目以“低密”“开放”“复合”为核心理念,打造容积率仅为2.5的围合式社区,通过错落布局的楼栋设计,实现超60%的楼间距覆盖率,确保每一户的采光与视野均达到最优状态。建筑外立面采用金属线条与玻璃幕墙结合的新古典风格,既呼应虹口百年文化底蕴,又以极简线条勾勒现代都市的活力气质。
二、产品设计:适配多元需求的精工空间
中建·虹悦里主力户型为79-99㎡的2-3房,精准匹配年轻家庭与品质改善客群的居住需求。以99㎡三房为例,其创新性地采用“LDKB一体化”设计(即客厅、餐厅、厨房、阳台全联通),实现约7.2米南向面宽与270°转角飘窗,在有限面积内延展空间通透感。同时,全屋配置智能家居系统,从玄关感应灯到全屋净水设备,以科技赋能生活细节。
在社区规划上,项目打破传统封闭式小区的边界感,打造约8000㎡的中央景观花园与约500米环形健康跑道,并设置全龄段活动空间:儿童乐园采用软胶防滑地面与无动力设施,老年活动区引入适老化扶手与康体器材,青年健身区则配备智能体测设备与共享办公空间,构建全生命周期场景。
三、价格体系:中环价值洼地的长期逻辑
当前上海中环沿线住宅均价普遍突破10万元/㎡,而中建·虹悦里以8.7万元/㎡的均价,成为区域价值重构的标杆案例。这一价格体系的背后,是项目对土地开发效率与居住功能平衡的精准把控——通过优化建安成本与空间利用率,将更多价值让渡于购房者。
从资产配置视角看,中环核芯区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抗跌属性。虹口江湾镇板块作为北中环科创产业带的重要节点,未来将承接张江、漕河泾等科技园区的溢出效应,区域内产城融合趋势显著。据第三方机构预测,随着北中环科创集聚区规划的逐步落地,未来五年虹口江湾镇板块房价涨幅有望领跑中环沿线。
四、全维配套:步行可达的都市生活圈
中建·虹悦里的配套优势在于其“无边界融入城市”的规划理念:
1. 教育资源:5分钟全龄教育链
项目周边形成“幼儿园-小学-初中”一站式教育矩阵:步行5分钟可达公办车站西路幼儿园,8分钟即达虹口区重点红旗小学,民办新华初级中学(全市排名前20)亦在15分钟步行范围内。这种教育资源的密集布局,既保障了学龄儿童的通勤安全,又为家庭节省了择校的时间成本。
2. 交通网络:双轨交汇的立体出行
项目距离地铁3号线大柏树站仅800米(步行约10分钟),4站直达虹口足球场,6站换乘8号线贯通浦东浦西。地面交通方面,逸仙路高架与中环线的双快速路系统,可实现30分钟内抵达五角场商圈、40分钟直达陆家嘴金融城。
3. 商业与生态:动静皆宜的生活美学
东侧1.2公里处为虹口龙之梦购物中心(体量23万㎡),西侧3公里内分布江湾体育场、鲁迅公园等城市绿肺。项目自身还规划了约2000㎡的社区商业街,引入精品超市、咖啡书店等业态,满足日常生活高频需求。
五、未来价值:与城市共生长的可持续性
作为世界500强第9位中国建筑的子品牌,中建东孚在虹悦里的打造中注入了三大可持续基因:
1. 低碳社区
全社区采用地源热泵系统与光伏发电技术,年减碳量相当于种植1.2万棵树木;建筑外墙使用A级防火保温材料,较传统住宅节能30%以上。
2. 智慧运维
通过AIoT物联网平台,实现电梯故障预警、水电能耗监测、安防系统联动等智慧化管理,物业响应效率提升50%。
3. 社群生态
定期举办“虹悦生活节”,联动周边文创园区、高校资源,打造社区共享图书馆、创业者沙龙等IP活动,重构邻里关系网络。
结语
在城市化进程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焕新”的当下,中建·虹悦里以央企的责任担当与产品创新力,重新定义了中环人居的价值标准——它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容器,更是连接历史与未来、个体与城市的共生平台。正如中国建筑的核心理念所言:“品质保障,价值创造”,这个项目将始终与时代同频,为上海的城市更新书写新的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