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来源:车壹条
“问界M7的发布和操盘,直接把理想ONE打残了,我们从来没遇到过这么强的对手,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毫无还手之力。”
这是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想置顶的一条微博,发布在2023年6月13日。
2025年9月5日,全新问界M7开启预售,10分钟小订2万台,1小时10万台。这次问界M7发布,还会把理想“打残”吗?李想这次能应对吗?
请看来自方得智驾的分析。
问界两次发布 都冲理想而来?
“HW(华为)的超强能力直接让理想ONE的销售崩盘、提前停产,一个季度就亏损了十几亿,团队都被打残了”,李想的这条微博这样说道。
2023年,问界M7用理想的增程路线,把理想ONE“打残”了。2年后的2025年,增程路线已经有了更多拥趸:岚图、深蓝、昊铂。但全新问界M7,依然比照着理想打。这一点,从问界M7定价比照着理想就可以看出:
这一次,理想会被全新问界M7,再次打残吗?
M7未到 理想销量已经下降3成
如果说2023年理想汽车是挨了问界M7突然一刀,那么,2025年理想汽车就是连续三下“受刺”——全新的问界M9/M8/M7,依次上市。
2025年3月,2025款M9上市,仅用25天交付破万台,创下50万级车型交付新纪录;8月25日,问界M8纯电版上市,仅2个小时大定订单就突破了7000台。
理想汽车的销量,从5月开始一路下行:5月40856辆,6月36279辆,7月30731辆,8月28529辆。3个月时间,理想销量跌去3成。
2025年,除了全新问界“行刺”外,乐道L90、蔚来ES8等新产品的上市,也打击了理想汽车的销量。
尤其可怕的是,全新问界对理想最有杀伤力最强的一击,可能还未到来——全新问界M7,还没有开始交付。
2025年,李想能带领理想汽车再次度过难关吗?
理想汽车会如何应对“危机”?
李想置顶的这条微博,说明了理想汽车如何依靠“学习”,在2023年被问界M7“打残”之后,又让理想汽车站起来并且超越了问界。
李想描述了理想汽车如何通过向华为、向BBA以及各新势力(盛赞了腾势D9)后学习的过程和结果:
“我们作战的目标就一个:把学习到的知识,通过实战训练,获得成长,变为能力。”
“我们通过实战,在BBA身上学到了太多东西,很多时候也感慨,二线豪华品牌如果能稍微认真学习一下BBA的基础能力,而不是天天搞什么生活方式,销量至少提升30%以上。”
李想提到的学习对象还有问界M7、腾势D9、智己LS7、蔚来ES7、WEY蓝山、蔚来ES6等。 这一系列学习的最终成果,则是“从2022年8月崩盘的4000多辆交付,一路成长到今年6月目标超过30000辆交付。”
2025年形势比2022年更加严峻
李想沿用2023年的方法,可以解决2025年的新问题吗?可以肯定的是,“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肯定有效。但能不能像2023年一样涅槃重生,再度攀上更高的高度呢?
这就要看理想现在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
从能力上说,2025年的理想,应该是比2023年的理想更进一步,因为已经有了2023年被问界M7打残后再度崛起的成功经验,还有了2024年MEGA“被黑”后的短暂下滑以及快速恢复的经验。
不过,从态度上来看,似乎这次李想并未觉察到全新问界M9/M8/M7、蔚来的乐道L90以及蔚来ES8,还有其他竞品对理想的冲击。这一点,从李想最近的微博就可以看出。
比如,李想认为,理想i8市场反响好,产品力没有真正意义的对手。
再比如,新车市场销量不太好,那就是“低开高走”,因为它们都很“Think Different”。
理想汽车的辅助驾驶和智能座舱,则是从“局部领先”进入“全面领先”。
如果直接看李想的微博,可能很难想象这是在理想汽车的销量连续下滑三个月,最大的竞品问界M7已经杀到的情况下,发的微博。
从李想的微博中,看到理想现在的应对方法,也许就是等待,等待理想i8的“低开高走”,等待用户发现理想汽车的全面领先。
等待,能够迎来理想的绝地反击吗?
3个月销量下跌3成,全新M7来势汹汹,而理想汽车似乎正在等待理想i8的“低开高走”。月底即将上市的理想i6会如何定价?能够应对近来如此密集的新车发布吗?理想能够再度占据新势力榜单首位吗?
也许答案就在李想的态度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