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七圩汽渡的视频又火了:江面上渡轮缓行,浪花雪白;甲板上乘客或赏江景、或带孩子认江鸥,更有人举着手机对准常泰长江大桥——如今乘汽渡的人,不少是为观赏大桥雄姿而来。
![]()
![]()
(图片来源于网络平台)
评论区里满是感怀:“大桥通了,汽渡依旧有味道。”38年时光流转,这座老渡口未褪色,反而留存着独特温情与记忆,更与大桥构成了别样“共生风景”。
38年悠悠江渡
藏着人与城的共同记忆
![]()
![]()
1987年10月,七圩汽渡通航。它不只是泰兴与常州的连接线,更成了一本“日记”,记满两岸人的生活痕迹。
![]()
“小时候听说去常州就开心,因为能坐汽渡。”市民王先生回忆,“扒着船栏看水花、认轮船,那时没手机,陌生人也容易聊起来,十几分钟都觉得亲切。”
![]()
几十年间,无数人经这里读书、工作、探亲,它见证了送别与重逢,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汽渡是“慢交通”,可这份“慢”,让它成了情感里的软线索——甲板上的晚风、落日与相逢,都成了岁月温情的注脚。
大桥时代,它换种方式延续陪伴
![]()
常泰长江大桥通车后,两岸通行迈入快节奏,但依旧有人选七圩汽渡——不是必需,而是情愿:有人想重温儿时记忆,有人偏爱江风的惬意,更有游客特意来此,以渡轮为视角赏大桥雄姿——看钢铁巨构跨江、车流有序穿梭,江风里既有老渡口的烟火气,又有新桥的壮阔,这是桥上疾驰得不到的体验。
![]()
它仍承载着小客车、行人、摩托车与非机动车,像不慌不忙的老友,守着自己的节奏。在这里,时间流速都慢了:不用紧盯路况,只需看江水东流,或与旁人闲聊,连等待都变得从容。
对本地人而言,这已是习惯,是值得珍视的“路上时光”。不赶时间时,人们愿选这条航线,仿佛坐的不是交通工具,而是一段能放松呼吸的短程旅程。
未来,它或许是情感纽带与风景线
![]()
大桥代表速度与发展,汽渡留存人情、记忆与在地温度。它早已不只是交通方式,更是情感符号,承载着两岸几代人的回忆——如今因“赏大桥”的新体验,更添了独特吸引力。
未来,七圩汽渡或许能拓展为观光路线,让人们“坐渡轮、赏江景、望大桥”,换个角度读长江;也可能继续做“不匆忙的桥梁”,收集普通人的日常故事:或是一家人看大桥的欢笑,或是老友重逢的闲谈,或是游客为美景驻足的瞬间。
![]()
在快节奏生活里,保留这样的“慢选项”,让大桥的“快”与汽渡的“慢”各得其所,让便捷与温情不冲突,或许正是我们内心需要的平衡。
若你曾与七圩汽渡有故事,曾在这儿看江、等人、为赏大桥而来,或是经历过离别与重逢,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记忆。
来源:智慧泰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