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中介“好日子”终结!2025年买房迎来巨变,注意这几点
傍晚六点的中介门店一条街,原本灯火通明的“链家”“我爱我家”招牌,如今半数泛着灰扑扑的光。几个穿西装的年轻人蹲在台阶上抽烟,手机屏幕映着青岛住建局官网的二手房交易平台界面——9月15日刚上线的新政要求所有房源必须实名登记,中介费从2.5%直接砍到“零”。“以前带客户看三套房就能开单,现在带三十套都不一定成。”干了八年中介的老王猛吸一口烟,烟灰簌簌落在褪色的工牌上。
一、政策连环炮:中介费腰斩,房产税加码
房产中介的“黄金时代”正在被政策铁拳击碎。2024年住建部发布的《关于规范房地产经纪服务的意见》明确要求“合理降低中介费”,青岛、杭州等地率先试点“政府平台直连房东”模式,房主在官网登记房源后,购房者可直接获取真实电话,全程绕过中介。这意味着,一套300万的房子能省下7.5万中介费,相当于普通中介三个月的底薪。
更狠的是房产税扩围。2025年试点城市名单新增济南、合肥等21城,持有多套房产的成本直线上升。以上海为例,家庭第二套住房按评估价1.2%征税,一套市值800万的房子每年要多交9.6万。“现在客户买房都要先算持有成本,很多人直接放弃置换。”上海某中介经理李姐指着空荡荡的门店说,“去年每月能成交十套,今年同期才三套。”
政策组合拳下,中介行业正在经历“大清洗”。住建部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经纪机构数量同比减少23%,青岛、深圳等试点城市的中小中介倒闭率超40%。曾经靠“信息差”躺着赚钱的时代,彻底翻篇了。
二、市场大变局:二手房挂牌量暴增,现房成主流
政策冲击下,房地产市场的底层逻辑正在重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8月70城新房价格环比下降0.3%,二手房挂牌量同比激增9.69%,深圳、泉州等地挂牌量增幅超30% 。广州更是出现历史性转折:现房库存占比首次超过50%,期房交付风险让购房者用脚投票。
“现在客户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有没有现房’。”广州某楼盘销售小张说,“期房要等两三年,中间变数太多,大家更愿意买能马上住的房子。”这种转变直接冲击中介行业——现房交易流程简单,很多业主选择自售,中介的“带看价值”大幅缩水。
更致命的是价格踩踏。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某次新房源开盘价直接比周边二手房低20%,引发业主集体抛售。“上周刚成交一套90平的房子,单价从6万跌到4.8万,房东急着套现去打新。”当地中介小孙苦笑,“这种行情下,中介费根本不敢提,能帮客户抢到低价房就谢天谢地了。”
三、买房新攻略:绕过中介,吃透政策红利
面对变局,购房者需要掌握新的生存法则。青岛的“政府直连平台”提供了新思路:房主实名登记后,平台自动核验产权、抵押等信息,购房者通过“房源码”联系房主,房款由银行全程监管,安全又省钱。“我上周刚通过平台买了套学区房,全程没找中介,省下5万够给孩子交三年学费了。”青岛市民王女士展示着手机里的交易记录。
政策红利也在释放真金白银。武汉对二孩、三孩家庭分别发放6万、12万购房补贴,泰州针对“换新购”“孝心购”等八种场景最高补贴2%房款 。更聪明的做法是“政策叠加”:合肥购房者小李先卖出旧房享受退税,再用多孩补贴和人才购房券,一套200万的房子实际只花了168万。
对于刚需来说,现房和“工抵房”成了捡漏重点。广州黄埔区某楼盘推出30套现房,单价低于市场价15%,三天内被抢购一空;南京河西某项目的工抵房,通过律师全程把关,比中介渠道便宜12%。“现在买房就像逛菜市场,得多比价、多打听,才能淘到真便宜。”资深房产博主“楼事大明白”在直播中提醒,“别被中介的‘最后一套’话术忽悠,市场上的选择比你想象的多。”
这场房产行业的变革,本质是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回归。中介费的下降、现房的普及、政策的倾斜,都在告诉购房者:主动权正在回到你手中。与其焦虑市场涨跌,不如花点时间研究政策、用好工具,毕竟在这个信息透明的时代,真正的“好日子”属于懂规则、会算账的聪明人。就像青岛中介老王说的:“以后拼的不是套路,是谁更懂政策、更能帮客户省钱。”这,或许才是房地产行业新生态的开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