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前几天,山东济宁一所学校突然有超过100名师生同时出现腹泻、呕吐、发烧等症状。
孩子们好好地在学校读书,却莫名其妙集体食物中毒,这学校食堂的安全管理得有多大的漏洞?
最新消息说省疾控中心已经介入调查了,涉事的蛋糕房也被调查了。
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总是要等到出事之后才重视?平时的食品安全监管到底在哪里?
据媒体报道,济宁一所学校突然有多名学生出现不适症状。孩子们普遍反映肚子疼、恶心、呕吐,还有些人发烧。学校一开始可能还想压着,但生病的学生越来越多,最后竟然超过了100人,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瞒得住?
家长们听到消息后急坏了,赶紧跑到学校去看孩子。
那种心情,当父母的都能理解,自己的孩子好好地去上学,却莫名其妙地食物中毒了,哪个家长能不生气?
后来调查发现,这些生病的师生都吃过了学校发放的一种蛋糕。这种蛋糕是作为点心发给学生的,谁知道居然成了"毒药"!
这件事情仔细一想,真是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
这家蛋糕房是怎么中标成为学校供应商的?有没有经过严格的资质审查?有没有定期检查?学校和这家蛋糕房之间是否存在什么"特殊关系"?这些都需要给公众一个交代。
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很多学校和商家之间都存在利益勾连。一些商家通过给回扣或者其它方式获得学校订单,然后为了多赚钱就使用低成本、低质量的原料。
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已经说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在学校这种地方还是屡禁不止?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啊,连他们的食品安全都保障不了,我们还谈什么未来?
我想起之前发生的多起学校食品安全事件:发霉的馒头、过期的牛奶、变质的肉类,这一次又一次的事件,为什么就是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省疾控中心已经介入调查了,我们现在还在等调查结果。但不管结果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又一批孩子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
![]()
每次发生这种事情,我们的监管模式都是,出事,调查,整改,然后过段时间再出事。
这种循环什么时候才能打破?
我们的食品监督部门和卫生部门是不是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而不是等到出事了才忙不迭地跑去调查。
学校食品安全必须零容忍,应该建立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制度,对学校食堂和供应商实行最严格的监管。一旦发现问题,不仅要严惩商家,还要追究学校的责任。
这件事情发生后,信息透明度显然不够。家长和公众要知道的不仅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还要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谁该为此负责,如何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我注意到,网上关于此事的详细信息还很少。这
调查结果应该完全公开,包括那家蛋糕房的资质情况、与学校的合作流程、蛋糕的材料来源和生产过程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公众信服,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学校食品安全无小事,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我认为,首先应该对全国学校的食品供应商进行一次全面排查,对那些没有资质、有安全隐患的商家坚决清除出校园。
写到这里,我真的很心痛。
那些生病的孩子中,突然来这么一场病,不仅身体受罪,学习也耽误了。
我们的教育系统常常把"一切为了学生"挂在嘴边,但为什么连最基本的食品安全都保障不了?
希望这次事件能够真正引起重视,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彻查到底,给受害学生和家长一个交代,给公众一个交代。
更重要的是,希望此类事件不要再发生了!孩子们应该在学校安全、健康地成长,而不是在医院里痛苦地呻吟。
![]()
我们在互联网上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是花朵,是未来,希望这样的事情不会继续发生,可是我们通过互联网上相关的新闻可以清楚的看到,说句老实话,现在一些学校的食品安全确实相当的让人无可奈何,很多网友都在强调学校食堂怎么老是出问题,这件事情甚至给人一种感觉好像见怪不怪了。
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的现象。
希望当地能够调查清楚,而且我看到了相关的视频,医院里人满为患,不少的家长相当的焦急。甚至还有一些本身就在住院的围观群众,看到这件事情也是义愤填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