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广州市花都区一宗建设用地面积仅3119平方米的“迷你”住宅地块以底价1312万元成功出让,竞得者为广州市花都区睿城投资有限公司。
成交楼面价低至1753元/平方米,但地块要求项目建成后须整体确权、仅办理一个不动产权证,且全部用于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得分割处分,抵押、转让须与本项目全部自持保障性租赁住房整体一并办理。
此次的拿地主体广州市花都区睿城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3月,注册资本2000万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长为徐耀清。
据爱企查数据,该公司由广州市花都宏基实业有限公司、广州花都城投住宅建设有限公司分别持股65%、35%,公司实控人为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党群服务中心。
![]()
收益模型估算
从投资和运营的角度看,这笔账是否划算?
该地块成交楼面价仅1753元/平方米,远低于广州市住宅用地平均楼面价(2023年广州住宅用地平均楼面价约1.2万元/平方米)。
![]()
仅从土地获取成本看,这是一笔“捡漏”交易。
根据要求,项目须整体确权、不得分割销售,这意味着企业无法通过快速销售回笼资金,而需长期自持运营。
项目总建筑面积7486平方米,按广州保租房建设标准(建安成本约4000元/平方米计算),仅工程建设投入就需2994万元,加上土地成本1312万元,显性投入已达4306万元。
若考虑财务成本(以年利率5%计算,建设期2年)、税费及运营前期费用,总投入可能接近5000万元。
而这笔巨资投入后,无法通过销售回款,只能依靠未来数十年的租金收入缓慢回收。
从租金收益测算,广州花都区保租房租金约为市场价的90%,目前周边住宅租金约30元/平方米/月。
按此计算,该项目年租金收入约为:7486平方米×30元/月×12月×90%=242.5万元7486平方米×30元/月×12月×90%=242.5万元。(这还是按照项目满租的情况,且以花都区租金相对高位来计算,如果租金低于30元/月/平,收益还得往下降。)
扣除运营成本(约占租金收入的20%-25%,包括物业管理、维修维护、税费等),年净收益约为194万元。
据此推算,静态投资回报率:194万元/5000万元≈3.9%,低于一般商业地产的收益率(5%-6%),但接近保租房行业平均水平。
花都区非广州核心区域,人口流入和租赁需求相对有限。如果出租率低于85%(行业警戒线),净收益将大幅缩水。
即使不考虑财务成本,仅靠租金回本需超过25年(5000万元/194万元)。若计入贷款利息,实际回本周期可能超过30年,对企业现金流管理能力要求极高。
![]()
如何破局?
在收入端受限的情况下,成本控制成为盈利关键。睿城投资作为区属国企,在融资成本方面具备优势。
保租房项目通常享受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政策优惠。
例如,广州市对保租房提供专项补助(最高1000元/平方米)、金融支持(贷款利率可低至3%)。若申请到补贴,可显著降低前期投入。
此外,如果能获得政策性银行贷款(利率可低至3%以下),每年可节省大量财务费用。
如果企业成功申请到每平方米1000元的补贴,那就是约748万元,总投入可降低,投资回报率提高。
同时,通过标准化设计、装配式建筑等技术手段降低建安成本,通过智慧能源管理、数字化运维降低后期运营成本,每一个环节的优化都直接贡献利润。
纯租金收入受限,但增值服务空间巨大。
例如,提供定制化家居套餐服务,开发公共空间商业化运营(便利店、咖啡厅、共享办公),打造社区生活服务平台,收取会员费或交易佣金。
这些增值服务可能带来5%-15%的额外收入,对整体收益率提升至关重要。
企业还可通过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或资产证券化盘活资产,但需满足运营满3年等条件。
结语
广州花都这个"迷你"项目,是中国保租房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一个摆脱高周转、高杠杆传统地产模式的新可能,但也面临着投资周期长、收益率低的现实挑战。
这种模式的成败,不仅取决于企业的运营能力,更依赖于政策的持续支持——包括稳定的租金定价政策、持续的税费优惠、畅通的金融支持等。
在房地产行业转型的十字路口,这类"微利可持续"项目正在为行业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维C公寓传媒立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