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人民海军进入南海,对越南实施威慑;广西和云南的地面部队则在火炮和坦克的掩护下,向越军阵地发起进攻。
20万解放军在1300公里的边境线上同时推进,只花了3个小时就突破越军防线,越军总指挥武元甲大将得知消息后震惊不已。
让武元甲更震惊的还在后面,解放军只花了十几天时间,就夺取了高平、老街、谅山等重镇,让河内彻底暴露在解放军的炮火射程之下。
在夺取谅山的过程中,武元甲被深深震撼,解放军300门火炮齐鸣,倾泻了近万发炮弹,谅山几乎变成废墟。
谅山丢失之后,黎笋再也坐不住了,下令解除武元甲的职务,改由总参谋长文进勇接替,武元甲接到命令的时候,长叹一声说,“越南的失败已经是必然了”。
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黎笋为何要这么做?
徒有其名的“东方拿破仑”
中国和越南的关系曾经很好,且不说越南曾是清朝的藩属国,二战时期两国关系就十分密切。
新中国成立后,越南依然饱受法国殖民者欺压,为了帮越南“脱离苦海”,我国对越南进行了无私援助,在越南抗法、抗美战争中,我国不但提供了大量经济和军事援助,还派遣部队进入越南,在战略战术上指导越军,还在战场上与越军携手作战。
据不完全统计,在长达三十年时间里,我国一共向越南提供了大约200亿美元的援助,帮越军击落了3000多架美机,一千多人牺牲在了越南战场。
可以说,我国对越南“恩情似海”,越南却上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非但不感恩,还在称霸心理的作祟下,侵占我国领土,残害我国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最终,我国发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战争的目的是教训一下越南,以维护边境安稳,创造良好的和平发展环境。
当时,中央军委下令,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东线作战,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将军则负责西线,14路大军在边境铺开,向越南全线发起进攻。
解放军要打对越反击战,其实不是什么秘密,早已提前对外公布,时任越南国防部长的武元甲得知消息后,却毫不客气地说,“越军取胜十拿九稳!”
武元甲为什么这么自信?
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原因:
第一,武元甲认为越军很强,解放军根本没法比。
越军在经历了抗法、抗美战争之后,积累了不少战争经验,尤其擅长游击战和山地作战,可以说战斗力还是不错的。
越南战争结束后,越军又打了一仗,最终实现了越南统一,还缴获了几十万套全美械装备,再加上苏联对越南的军事援助,使得越军的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连续击败法国、美国,又有苏联当靠山,以黎笋为首的越南领导层便产生了一个错觉,那就是越军的整体实力很强,是美国和苏联之后的“世界第三”,远比解放军强大。
在这种错觉的指引下,越南产生了对外扩张的野心,打算借助武力称霸中南半岛,而且很快就付诸行动,趁着柬埔寨内乱,向红色高棉政权发起进攻。
而越南想要称霸中南半岛,中国毫无疑问是最大的阻力,恰好当时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却在逐渐升温,黎笋便借机挑起大规模排华事件,以此来谄媚苏联,而苏联也在布局封堵中国,于是两国一拍即合。
第二,武元甲对自己的能力很有信心。
武元甲在越南的资历很深,他曾在云南讲武堂学习,通晓多国语言,军事理论水平较高,回国后跟随胡志明参加革命,曾长期担任越南军事最高领导人,参加了抗法、抗美和越南统一战争。
虽然武元甲是个亚洲人,但他对拿破仑情有独钟,曾长期研究拿破仑的战术,他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奠边府战役的胜利,迫使法国殖民者退出越南后,被西方媒体誉为“东方拿破仑”,还被称赞为军事奇才,能与蒙哥马利、隆美尔和麦克阿瑟等人相提并论。
而在抗美的过程中,武元甲坚持发起南北统一战争,最终使得国家实现统一,他也因此被越南人看作是“神”一般的=存在的男人。
武元甲真的这么厉害吗?
当然不是了,我们细细研读历史就会发现,在抗法、抗美过程中,武元甲身边一直有一个中国军事顾问团,成员有陈赓和韦国清等人。
事实上,武元甲之所以能“战绩显赫”,大部分功劳应该归结于军事顾问团,他的军事水平并没有外界认为的那么高。
据文献记载,武元甲在战争中总是慢半拍,跟不上军事顾问团的节奏,经常出现误判,他还曾在1972年的“复活节攻势”中遭遇惨败,损失了超过10万人,他甚至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了战争胜利,牺牲再多人也是值得的!”
武元甲在中国留过学,又与中国将领长期接触,所以他对中国了解很多,在态度上也是亲华的。
但是,黎笋上台之后,开始对武元甲实施打压,越军入侵柬埔寨的时候,就是由他的亲信文进勇担任总指挥,而对我国边境的骚扰,也是他与文进勇一手造成的,武元甲虽然主张与我国张缓和关系,但最终还是被裹挟进战争。
对越反击作战前,武元甲对越军的实力很有信心,加之他认为中国老一辈将领已经凋零,故而认为越军必将取胜,其实他对越军过分自信了,对自己的能力也过分自信了,在顾问团的帮助下打了几个胜仗,就自以为了不得了,想要“学生打老师”,结果可想而知。
武元甲的失算
中国决定发起对越反击作战后,黎笋让更熟悉中国的武元甲当总指挥,以此将武元甲裹挟到战争中来。
当时,武元甲对黎笋的怨气很大,但又不得不上前线指挥,作为一个军人,他决定带领越军取得胜利,为此他进行军事部署。
让武元甲没想到是,战争开打的第一天,越军的第一道防线就全面崩溃,传来的都是战败消息。
而在解放军这边,许世友打得就是一个“快准狠”,14路大军全线进攻,向越军发起突然袭击,彻底打乱了武元甲的部署,武元甲甚至摸不清哪一路才是解放军主力。
越军这么快就败给了解放军,武元甲这才意识到自己低估了解放军的战斗力,也高估了自己。
许世友当时已经73岁,作为开国大将,年老之后更懂得深思熟虑,精细谋划,对越作战他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策略,根据中央的战略意图,以及解放军和越军的实际情况,他决定“不打大城市、不打纵深、不打持久战”,用闪电战的方式快速击溃敌人。
不到十天,高平、老街这些战略要地都被拿下,解放军在第一阶段的胜利足以让武元甲震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解放军第二阶段的攻势就开始了,解放军开始向谅山发起进攻,武元甲彻底乱了方寸。
武元甲战前估计,解放军最多将越军赶出边境就会止步,哪知道解放军压根没撤军的意思。
武元甲很清楚,谅山是万万不能丢的,因为它是河内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谅山丢失了,那么河内将彻底暴露,到那时可不是战败那么简单了。
所以,武元甲决定将解放军阻挡在谅山之外,甚至在谅山给解放军一个教训,于是他让素有“金星师”称号的越南第3步兵师驻扎到谅山,同时调来第338师及一些地方部队,总兵力有2万多人。
在谅山周边,武元甲让越军提前抢占的制高点,各战略要地也都有兵力把守,防守可谓严密。
但是,解放军也有针对性部署,大炮和坦克的使用为步兵进攻提供了保障,再加上将士们作战十分顽强,战术使用也很灵活,结果只花了几天时间就扫清谅山外围。
武元甲气急败坏,为了阻止解放军,竟然使用了化学武器,这让许世友非常生气,决定给武元甲一个大大的教训。
3月1日,许世友下令300门火炮向谅山发起猛烈进攻,谅山瞬间变成火海,城内所有重要设施都被摧毁,越军死伤也很惨重。
炮火持续了三十分钟之后,解放军向谅山发起进攻,但在入夜时遭到越军密集火力阻击,进攻被迫停止。
第二天清晨,第二次炮击开始,紧接着是解放军的总攻,这一次越军再也招架不住了,防线彻底崩溃,很快省政府大楼就被占领,谅山老市区丢失,武元甲率部过奇穷河来到新市区,黎笋因此对外宣称解放军没有占领谅山,以此来稳定人心。
按照战前部署,解放军不必过奇穷河,但根据情况来看,教训的目的还没达到,许世友便下令:
奋勇前进,打过奇穷河,向南再进5千米,实现军委首长的意图!
3月4日,在一阵炮火袭击之后,解放军只花了5个小时,就在当天中午占领谅山新市区,黎笋紧急下令指挥所后撤,其实武元甲早就带人逃跑了,解放军连他的影子都没摸到。
武元甲遭遇失败后,不得不再次承认,他低估了许世友,也低估了解放军,他也知道等待自己的将是什么,黎笋肯定会向他问责。
果不其然,黎笋很快就下达命令,解除武元甲国防部长之职,改由文进勇担任,全权负责战争的指挥工作。
黎笋这么做,既可以趁机将亲华的武元甲排挤出军队,又能将战败责任推给武元甲,还能让亲信文进勇上位,可谓一举三得,实则私心太重,虽然文进勇还不如武元甲。
武元甲接到黎笋的命令后,断定越南失败已经是必然,他便站出来批评黎笋,说越南应该和中国搞好关系,试图和平结束战争,但又有什么用呢?
越军的完败
武元甲被解职后,回顾了战争经过,认为经过半个月较量,越军损失很惨重,而解放军损失则比较小,且解放军人数占优,越军受柬埔寨战事影响,兵力明显不足,取胜机会不大。
再者,武元甲认为自己作为“越南战神”,都打不赢解放军,文进勇连柬埔寨都无法彻底搞定,能打的过解放军?
于是,武元甲适时提出缓和两国关系,其实是在给未来铺路,但黎笋却死鸭子嘴硬,不肯认输。
谅山丢失后,河内陷入一片混乱,各国领事馆开始向安全地带转移,黎笋则下达了全国总动员的命令,开始在河内挖掘工事,打算战斗到底,并紧急向苏联请求支援。
不久,黎笋又将柬埔寨的两万精锐调回河内防御,但这无法改变越南在战略上的不利态势,毕竟解放军距离河内只有100公里,河内在地形上已经无险可守,按照解放军的推进速度,只需要几天就能打到河内。
事实上,早在3月5日,解放军已经发布声明,各参战部队将陆续撤回国内,但黎笋集团内部的紧张气氛并未就此缓和,武元甲更是十分吃惊,为何占领河内就差临门一脚,解放军却要撤走?
后来,黎笋和武元甲发现,解放军真的开始撤退了,到头来白紧张一场,但同时又庆幸解放军撤走了,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3月16日,解放军全部撤回国内,从开打到撤退,只花了28天,歼灭越军数万人。
战后,武元甲感叹解放军真是仁义之士,放着河内不打,没有把事情做绝,还不取一寸土地,而越军在此番对抗中,输了战争,丢了道义,可以说是完败。
解放军在撤退的时候,文进勇竟然尾随,时不时骚扰一下,却不敢发起大规模进攻,水平跟武元甲相比确实差不少,真要打起来,肯定守不住河内。
我国在反思对越反击作战的时候,看到的是自身不足,回去之后开始整改,又发现越南没有真的长教训,便从全局考量,不就又发起了两山轮战,再一次取得成功。
经历此次战败后,武元甲充分意识到与中国搞好关系的重要性,此后他一直致力于此事,秘密奔走于中越之间,为两国关系的恢复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之后的两山轮战,武元甲也是不支持的,多次提出反对意见,黎笋不听,还让他彻底退休,结果越南输得更惨,完全被战争拖垮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