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你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你决定每天阅读,却总觉得时间怎么都不够用?
当你开始学英语,却越背单词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
当你坚持跑步,才跑几步就气喘吁吁,深感自己体能的薄弱?
当你尝试力量训练,连一组基础动作都做得艰难,发现自己原来如此无力?
如果有,那么恭喜你。
这每一种“难受”的感觉,其实都是你正在变好的信号。
稻盛和夫说:舒适区就像一个温柔的陷阱,ta让我感到安全,惬意,却也让我失去了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一、痛苦,是走出舒适区的必然反应
人天生倾向于停留在自己熟悉、舒适的领域。刷短视频、吃零食、躺沙发,这些行为不会带来任何痛苦,因为它们无需消耗意志力,更不需要突破自我。
而一切让你变好的事——读书、学习、运动、早起——之所以让人感到“难受”,正是因为它们在强行将你带离舒适区。你的大脑和身体在发出抗议,试图让你退回那个轻松、熟悉却不会成长的状态。
你觉得阅读时间不够,是因为你终于开始珍惜时间;你感到单词量匮乏,是因为你打开了认知的边界;你觉得自己体能虚弱,是因为你终于直面了身体真实的状况。
这种“难受”,不是失败的表现,恰恰是觉醒的开始。
I have to get out of my confort zone
二、真正的成长,都带着不适感
这世上从没有轻松有效的蜕变。
想要身材变好,就要承受运动的疲惫和饮食的克制;
想要思维提升,就要经历阅读的枯燥与思考的费力;
想要技能进阶,就要忍耐学习过程的曲折与反复。
成长,本质上就是打破旧我、重塑新我的过程。这其中必然伴随着撕裂与重建的疼痛。相反,若你始终感到轻松自在,可能意味着你仍在原地踏步。
I have to get out of my confort zone
三、学会与痛苦共处,与自律同行
感到难受时,最明智的做法不是放弃,而是:
确认目标:明确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接纳过程:明白痛苦是成长的必经之路,不与这种感受对抗,而是带着它前行。
持续行动:将专注力放在每一个微小的完成上——今天读了的10页书、背会的20个单词、坚持跑的1公里。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I have to get out of my confort zone
我最近看过很多自媒体作家的文章,辉哥、小郁儿,他们都是成功的自媒体人,但同时他们又非常自律,每天日常安排的满满的,大量的内容学习、思考和输出,除此之外,健身、作息、饮食、娱乐都井井有条,他们不允许自己陷入舒适区,唯有每天不断积累才能不断进步。
所以,别害怕当下的痛苦。
当你觉得难受时,其实你正在变好。
终有一天,你会感谢这些曾让你感到难受的日子。
正是这些时光,让你告别了过去的自己,走上了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作者:默哥
一个不停学习的40岁宝爸
专注分享:职场分享|个人成长|育儿心得
你的【关注】和【点赞】,就是我持续分享的最大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