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要结婚,老张心里本来挺美的。可就在订婚宴上,姑爷小林乐呵呵地递过来一份“创业计划书”,想让他这个做岳父的“支持支持”。老张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冻住了。他二话没说,当场就把那叠打印纸推了回去:“这钱,我不能给。”
你猜怎么着?一桌子人全愣住了。女儿眼圈当场就红了,亲家公脸色铁青,摔了酒杯就走人。好端端的一场喜事,差点闹成散伙饭。
老张后来跟我说起这事,点着一根烟,慢慢吐着烟圈:“我富养了她二十三年,不是让她找个男人再来啃我老骨的。”这话听着挺狠,是不是?但你要是听他把话说完,没准能咂摸出点不一样的味儿来。
老张闺女叫小敏,那可是他捧在手心里长大的。从小到大,没让闺女受过一点委屈。别家孩子骑自行车上学,他开车接送;别人穿校服,他给闺女买名牌。大学毕业了,小敏说想gap year(就是毕业先不工作,玩一年),老张二话不说打了五万块钱让她去欧洲转了一圈。街坊邻居都说:“老张啊,你这哪是养女儿,你这是供了个小公主。”老张每次都笑呵呵地回:“姑娘就得富养,见多了世面,以后才不容易被小男生骗走。”
结果呢?小敏还真没被“骗”走,她自由恋爱找了个普通家庭的小林。小伙子人挺精神,就是工作不太稳定,最近看着几个同学创业搞得风生水起,他也心痒了,想着老丈人经济条件好,就动了心思。
老张拒绝之后,家里可炸了锅。女儿连着一个星期没跟他说话,老伴也整天数落他:“你就这么一个闺女,帮帮他们怎么了?以后不还是指望他们给你养老?”老张心里也憋得慌,但他有他的理儿。
“我不是舍不得钱,”老张跟我算了一笔账,“我要是掏这五十万,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这女婿,还没立起来就先趴下了。这创业要是成了,他觉得是靠老丈人起的家;要是败了,更完蛋,要么一蹶不振,要么就得回来找我要第二轮。这哪是帮他?这是害他!”
老张这话让我想起很多事。现在社会上这样的“老丈人经济学”还真不少。多少小年轻结婚,买房要啃老,带孩子要啃老,现在连创业都要啃老。好像爹妈的钱是大风刮来的似的。
我认识一个老李,情况跟老张差不多。女儿嫁了个自称要搞互联网创业的小伙子。老李心软,投了一百万,结果女婿搞什么“元宇宙开店”,钱烧光了,啥也没做成。小两口现在天天为钱吵架,老李里外不是人,肠子都悔青了。
老张说,他看过一个调查,说现在年轻人创业,十个里面有九个半会失败。不是说不让年轻人尝试,而是说这创业的钱,不该是这么来的。“他要是真有心气,自己去攒第一桶金,去拉投资,哪怕去银行贷款,我都敬他是条汉子。伸手朝岳父要算怎么回事?”
这话在理。你想啊,自己辛辛苦苦攒钱创业,和轻轻松松拿到老丈人的钱创业,心态能一样吗?自己的血汗钱,花起来心疼,每个决策都慎之又慎;别人给的钱,花起来不手软,很容易就打了水漂。
老张这事让我想了很久。咱们中国人讲“富养女儿”,本来是为了让女孩有见识、有底气,不至于被一点小恩小惠就骗走了。可现在很多“富养”变成了“金养”,光给钱给物质,没给够精神上的钙片。
真正的富养是什么?是让女儿明白,爹妈能给你的是底气,不是依赖;是让你有选择的权利,不是让你找个男人继续啃老。老张最后跟我说:“我现在不帮他们,是想让他们小两口自己学会走路。哪天他们真正立住了,过得幸福,我留下的这些钱,还不都是他们的?”
后来听说,小林一开始很生气,觉得老丈人看不起他。但憋着一股劲,跟几个朋友凑了点小钱,从一个小摊位开始做起。去年做得不错,今年已经租了个小门面。上个月,小敏来看老张,悄悄告诉她爸,小林现在终于理解了:“爸那会儿要是真给了钱,我可能随便就折腾光了,反而没有今天这点小成绩。”
老张说着,脸上笑出了一朵花。他知道,这姑爷这回是真的立住了。
这件事看起来是家事,其实往里想想,道理深着呢。它讲的不只是怎么当爹,怎么嫁女儿,更讲的是怎么做人,怎么立世。老一辈的钱袋子不是聚宝盆,年轻人的创业路也不是伸手就来的捷径。自己挣来的饭,吃起来最香;自己走出来的路,走着最稳。
日子是孩子自己的,路也得他们自己走。当父母的,能扶一把,但不能背着一辈子。这个理儿,不光适用于老张一家,也适用于千千万万个家庭。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