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赞的牢笼是如何建起来的?
在原始社会,一个人可以在群体当中获得广泛赞誉通常意味着更多保护和资源,换言之,就是更高的生存概率,只有这样才有机会把基因传递下去。
因此我们对夸赞跟恶评一样敏感……如果说恶评有可能毁掉一个人,那么夸赞同样有可能毁掉一个人。
比如后来的农耕文明,掌握了大量资源和权力的阶层逐渐发现「人们为了获得夸赞常常趋之若鹜」,这个可以被很好地利用和引导的特性。
所以高度集中的利益集团,为了更好地守住自己的利益和资源而创造了很多集体化的「夸赞」,比如为了牢牢掌握女性的性资源,所以建立了「贞节牌坊」美好象征,同时为了让想要守住财产的男性冲锋陷阵,所以塑造了「骁勇善战」的光辉形象……人们为了获得这样的夸赞可以献出生命,这些无关乎个人,完全服务于集体共同塑造的荣誉。
当这些逐渐瓦解之后,权力结构仍然存在于家族或家庭当中,所以对于女性来讲,仍然面临很多塑造出来的夸赞,比如贤妻良母,懂事乖巧,相夫教子,善解人意,女子无才便是德……
这些都是为了方便管理所进行的夸赞式引导,与之相匹配的则是惩罚式教育,如果不这么做将会面临灾难性后果。
只不过,随着社会发展,大家看到了夸赞背后的意图,这些也就逐渐土崩瓦解,并且开始对各种夸赞产生了警惕性,在这个时候,人们开始拒绝夸赞了,这是个很重要的变化,因为人们逐渐发现夸赞背后是我们需要不断衡量我和别人眼中的我是否匹配,如果存在差异,我就要指出来。
有时候大家发私信咨询时会先捧我几句,比如说:六老师,我觉得您非常通透,很多事情都有独到的洞察,所以我想让您帮我看看……
通透,洞察,你看看,这些词多有诱惑力,我确实也希望自己如此,也很想扮演对方说的那个我,虽然我们都是无意识的,但没有很通透的我,确实开始假装通透了!
说起来,我甚至连「老师」都不敢当。
这种警惕是需要练习的,尤其是当别人夸的优点,恰恰也是你渴望但还未拥有的,那很容易被引导着做很多对方期待你做的事情。
你这个人啊,打小就喜欢助人为乐,对朋友特别大方,恨不得两肋插刀……正好,我最近资金周转困难,你看看能不能帮一把?
哈哈,你记错了,我不是那样的人,如果你需要借钱的话,还是说说你打算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还钱吧!
有人问:那是不是以后不让别人夸自己,然后也不夸别人了?其实不是的,写这一篇的目的是希望我们可以区分我们眼里的自己,别人眼里的自己,自己眼里的别人……彼此各不相同,这是一个很微妙的议题,因为夸赞就像一件衣服,有时候可以遮风挡雨行万里路,有时候又会束手束脚寸步难行,我们穷其一生就是为了找到一套合身的衣服。
瞎聊几句,仅供消遣。
我是六层楼,我爱这个世界。
独家推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