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都不敢点"——当台湾女星江祖平用这六个字描述自己的恐惧时,多少性侵受害者的心被狠狠刺痛?这位曾塑造无数经典角色的"古装女神",揭开了自己最痛的伤疤:遭小22岁前男友性侵、偷拍、威胁。但与诸多类似案件一样,从8月底事件曝光到9月11日正式报案,这条维权之路走了整整12天。这12天里,藏着多少性侵受害者共同的司法困境?
沉默背后的三重枷锁
江祖平延迟报案的理由令人心碎:恐惧视频外流、担心对方权势报复、害怕巨额反诉赔偿。这不是个案,而是性侵受害者面临的典型困境。数据显示,台湾地区性侵案件报案率不足30%,多数受害者选择沉默,正是因为头顶"三重枷锁":证据保全难、权势压迫重、二次伤害深。当施暴者轻描淡写说出"还有云端"时,数字化威胁成为新时代性暴力最锋利的刀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江祖平反复提及男方父亲是电视台高层的背景。这种权力不对等的关系,让受害者往往陷入"报案—施压—撤案"的恶性循环。台湾妇女团体联合会2022年报告显示,涉及权贵阶层的性侵案件,受害者平均需要3-5次报案尝试才能进入司法程序。
证据困局中的生死时速
检方最终在龚益霆家中查扣的电子设备,可能成为本案关键证据。
但这恰恰暴露性侵案件最残酷的司法悖论:受害者需要时间鼓起勇气,但证据会随时间消逝。
江祖平在9月4日男方否认指控后,才于7天后正式报案,这期间嫌疑人完全有机会销毁云端证据。
更值得深思的是,江祖平最初公布的代理律师"谢雅汶"被证实查无此人。
这种看似矛盾的操作,实则折射出受害者的安全焦虑——连律师身份都不敢真实公开,可见其承受的压力有多大。法律本应是受害者的盾牌,现实中却常变成施暴者威胁的武器,特别是当涉及"1300万赔偿反诉"这类经济威慑时。
打破沉默需要全社会接棒
当台湾演艺圈集体噤声,只敢点赞不敢发声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娱乐圈的明哲保身,更是整个社会对待性侵案件的缩影。
江祖平承诺将赔偿金全数捐出的举动,其实是在用道德力量对抗司法不公——当法律不能给人安全感时,受害者只能寻求舆论庇护。
但真正的改变不应止于此。从韩国"N号房"到台湾这起案件,都在呼唤建立受害者优先保护机制:包括匿名报案系统、云端证据快速保全技术、反诉滥用限制条款等。
北京源众性别发展中心法律顾问提醒:"每一起勇敢站出来的案件,都应该推动制度进步一点点。"
江祖平案件最令人痛心的,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这个悲剧的普遍性。
当我们追问"为什么不第一时间报警"时,更应该问问:这个社会给了受害者多少及时报警的勇气?从#MeToo运动到今天的每一声控诉,都在叩问着司法的温度与社会的良心。记住:外卖都不敢点的日子,不该是正义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