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业的“狂欢时代”,正式落幕。
就在上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布《信托公司管理办法》,可以说是行业的一大事件。
标志着信托行业迎来了一场深度重构的制度性变革。自“资管新规”实施以来,这是信托领域最全面、最严厉的一次监管升级,也是推动行业告别野蛮生长、真正回归本源的关键一步。
它掷地有声地告诉所有人:信托,必须回归它本来的样子。
直击沉疴:当旧模式已走到尽头
信托业曾是中国金融领域最灵活的“创新者”,却也一度沦为监管套利、风险隐匿的“重灾区”,也就是所谓的坏孩子。曾几何时,信托是金融界最闪亮的“魔术师”——规模飞速扩张,业务无所不包,高收益承诺吸引大量资金涌入,成为金融业最靓的仔。
通道业务、非标资金池、明股实债……这些打着擦边球的业务模式,虽在短期内带来规模暴涨和利润的增长,却也埋下了刚性兑付、期限错配、底层资产不透明的巨大风险。背地里的各种骚错做,解盘逾期项目,实现零违约。
多少投资人冲着信托的金字招牌,冲着零违约的记录,冲着交易对手的高大上背景,最后往往是一地鸡毛。别说是风格激进的民营信托,许多国字头甚至央企信托,也是难逃宿命。
近年来,部分信托公司频繁“爆雷”,活生生的例子就在眼前。2019年以来的多家高风险信托机构,至今已久历历在目。个别机构严重资不抵债,投资者信心受挫,行业声誉跌至谷底,给金融业放、防范化解风险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究其根本,旧有的监管框架已难以应对复杂的新型风险,行业转型迫在眉睫。
新办法亮剑:三大方向重塑行业
2021年以来,伴随着金融业强监管逻辑的形成。金融的各个子行业疯狂打布丁,而信托业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说,极大地重塑监管逻辑与框架。尤其是信托三分类办法的出台,更是重塑了行业的新发展格局。
恰如今天的新办法,绝非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从定位、治理、业务三大维度推动行业“脱胎换骨”。
明确分类监管,逼使机构“找回初心”。
新办法将信托公司划分为“公益/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资产服务信托”三类,实施差异化监管。
三分类已经提出几年,信托公司过去那种依靠单一非标业务“躺赚”的模式彻底终结。不仅存量非标业务急剧萎缩,增量非标极其有限。加上当下的低利率环境和隐债化解的任务,固收类信托产品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信托公司必须明确自身定位:是做专业的资产管理人,还是专注服务信托的受托人?监管鼓励行业走出“伪资管”阴影,真正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
强化公司治理,严防内部人控制
新办法大幅提高股东资质要求,强化股权管理,明确信托公司必须建立透明、制衡的决策机制。尤其强调防止实际控制人滥用信托通道进行利益输送、自融或挪用资金。那些把信托公司当作提款工具的股东,将无处遁形。
这意味着,那些把信托公司当作“提款机”的股东们,将面临更严格的约束和问责。股东和内部控制人也被戴上了“紧箍咒”。
可以说,每一条与过去不一样的表述背后,是血淋淋的教训。
风险隔离升级,打破“刚兑幻想”
新规要求信托财产全面实行登记托管,确保资产独立性和破产隔离。同时,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承诺保本保收益,彻底打破“刚性兑付”预期。信托不是存款,风险必须自担。其实投资人在乎的并不是逾期与否,而是管理人是否存在各种各样不为人知的操作。买的没有卖的精,金融行业尤其如此。
短期阵痛难免,长期前景可期
短期来看,信托行业将经历一场残酷的洗牌。部分业务转型困难、公司治理混乱的机构存在被清退的风险,新华信托就是前车之鉴。但存量非标资产处置、资金池清理是攻坚战。
长远而言,这是一次必要的“刮骨疗毒”。
新办法推动信托业从“融资平台”转向“受托服务”,从“非标依赖”转向“标品主导”,从“规模导向”转向“质量取胜”。真正的信托文化——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以专业能力为支撑、以长期稳健为目标的价值观,将逐步确立。
未来怎么走?新办法已经明示,服务实体与财富管理并重。
于是乎,资产证券化、家族信托、养老信托、慈善信托等本源业务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词汇,再一次出现在了办法里,也为行业指明方向。例如,通过家族信托助力高净值客户实现财富传承与规划;通过养老信托响应社会老龄化趋势……信托业有望在中国金融体系中找到不可替代的新角色。
重塑行业,非一日之功;回归信托,乃大势所趋。
重生之我在信托业
新办法的出台,是一场告别旧时代的仪式,也是一次开启新篇章的宣誓。
唯有历经淬炼,信托业才能真正实现从“虚”向“实”的转变,在中国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价值。
这不是衰退,而是重生。
不是限制,而是正名。
曾经的信托,穿着创新的外衣,行走在灰色的地带;今后的信托,则需要披上专业的铠甲,走向明亮的战场。
所有真正热爱这个行业的人都在期待——
当非标成为往事,当刚兑成为历史,
信托终于要回归那份最初的承诺: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