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先尝口‘黄瓜’,味道准没错。”——1964年腊月,江苏泰兴北郊的一间土坯屋里,刘绍安半蹲在炕前,把浸过糖水的酱莴苣递到张母嘴边。老人身体已被癌症折磨得极度虚弱,却还是努力咧嘴笑,她没想到冬天还能吃到“黄瓜”。谁也不知道,这句对话把一个跨越半个世纪的承诺推向尾声。
那一年,刘绍安三十七岁,退伍回乡刚满两年。对很多老兵来说,复员意味着把军装脱下,日子归于平淡;可刘绍安的生活却像按下了双倍难度键——既要养活自己的母亲,又要照顾战友的母亲和妹妹。乡亲们常私下嘀咕:“他图什么?”刘绍安从不解释,他只记得在朝鲜战场上,张志久淌着血对自己说的最后两个字:“娘……妹……”
时间拨回1951年盛夏,朝鲜半岛东线某高地。刘绍安时任志愿军侦察排排长,张志久是副排长。两个人同年同月参军,都吃过贫苦的苦头,惺惺相惜。那天夜里,炮声间歇,空气里全是焦土味。张志久突然发愁,说老母亲身体不好,万一自己倒下,家里可就断了顶梁柱。刘绍安没多想,抬手拍了拍他肩膀:“咱们来个约定吧,谁要是先走,活着的替对方尽孝。”话说得轻,却像火印一样烙在彼此心里。
不到一周,约定就被命运检验。敌军暗堡封锁了冲锋路线,炸药包只能人工送达。张志久抱着炸药冲出战壕,黑影一闪,巨响之后暗堡被端掉,他却再也站不起来。临上担架前,他拉住刘绍安的袖子,嘴唇嗡动,除了那句“娘、妹”,再无其他。刘绍安使劲点头,却不料这竟是永诀。
战斗结束的第三天,后方医院传来牺牲通知。刘绍安把帽檐压得低到看不见眼睛,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他给自己下命令:先瞒住张家,先把钱寄过去。那时候他的津贴三十元,自己家也要寄二十元,但他硬把数额一分为二,每月十元打进张家。信件同样改用张志久口吻,一笔一划写得工工整整。
这样的寄送持续了两年。1953年8月,政府向烈士家属统一发抚恤金,张母这才知道儿子的阵亡消息。老人悲痛欲绝,昏倒在稻草堆上,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追寻那个“冒名寄钱”的人。乡里乡亲打听了半个月,刘绍安的名字这才浮出水面。张母写信劝他:“你也有老娘,别再搭钱了。”刘绍安复信只有一句:“当初承诺在先,晚辈不敢违背。”
半年后,张母再次来信,这一回语气颤抖:“刘家娃,要是没对象,我把闺女桂芳许给你,省得你跑两头。”这封信让刘绍安愁得睡不着。老家的母亲身体欠佳,受邻居女孩杨凤英多年照顾,村里早把两人说成了一对。杨凤英的存在,于刘家是救命稻草;张桂芳的请求,于自己则是兑现诺言的捷径。两难之间,他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打包,托人交给杨凤英:“这些当嫁妆,你另觅良缘。”随后他回信答应张母的提亲。
1960年冬,刘绍安与张桂芳领了证,他的身份从“战友”正式变成张家的女婿。三年后复员安置,组织原本安排他回山东老家工作,他却磨破嘴皮子申请留在泰兴,只为离张母近一些。领导叹口气:“这事规矩里真没写,但你理由硬。”最终给他批下来,条件是自己负责解决住房。刘绍安把积蓄掏空,又和乡亲合力盖了两间泥瓦房,外面大雨一冲就漏,可老人家总算有了遮风之所。
张母得了食道癌时,刘绍安在泰兴县供销社跑外勤,三十多公里的路,说远不远,说近不近。他每天骑旧自行车往返,天蒙蒙亮出门,深夜才到家。旁人劝他住在社里,他摇头:“饭菜能省,可陪床没人替。”腊月十五那天,张母想吃黄瓜;昌泰市场里哪来的黄瓜?刘绍安急得直冒汗,最后买了酱莴苣泡水抹糖。老人尝一口,笑得像春天里的孩子。几天后,她紧握刘绍安的手,断断续续地说:“你不是亲儿,却胜似亲儿。”说完这话,人就走了。
守孝期满,刘绍安把张母遗像挂在堂屋正中,逢年过节都会给她点三炷香。有人问:“你还记得自己姓刘吗?”他嘿嘿一乐:“我既姓刘,也姓张,这辈子都改不了了。”话虽玩笑,却透着倔强。那股子认死理的劲儿,在县里成了口碑。1979年,他被评为“泰兴县学雷锋标兵”;2004年,江苏省推选他参评全国诚实守信模范。领奖台上,他说自己没什么大道理:“战友把命丢给国家,我把力气留给他家,这笔账算得过来。”
刘绍安的儿子刘海成已经成年,在泰州上班。有人替他打抱不平:“你爸把半辈子扔在张家,你怎么想?”海成笑得随和:“那也是我的外婆、我的小舅舅家。老爷子打的算盘,我认。”简单一句,延续着父辈的担当。如今,刘绍安已进入耄耋之年,腿脚不再利索,但只要神志清醒,每月养老金到账,他仍旧写一张存折转账单,给张志久牺牲后留在山东的远房侄子寄去生活费——他说那也是“战友的血脉”。
有人统计过,从1951年到现在,刘绍安为张家直接或间接花费的款项,折算人民币超过五十万元。数字并不惊人,惊人的是时间:整整七十三年。更有意思的是,他自己家里始终不算富裕,两间老房修修补补屹立至今。有人问他后悔不,他摇头:“我要是后悔,当年就不会答应那句话。”
冷兵器时代重诺者多,现代社会信口开河者也多。刘绍安这种“守约”似乎带点愚钝,甚至不合时宜,可正因为他那份近乎固执的执拗,才让“战友情”四个字有了温度。试想一下,若当年暗堡前一句话只是敷衍,张家将何去何从?历史里宏大的胜利固然耀眼,可战火之外,这样滴水穿石的善举,同样值得后人铭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