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各地的校园里出现一道新的风景线:越来越多拥有鲜明斯拉夫面貌、金发碧眼的学生穿梭于教学楼、图书馆和运动场之间。他们来自俄罗斯,其入学人数的显著增长已成为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
据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周四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一篇文章称,9月1日,共有127名来自边境以北的俄罗斯学生在黑龙江省黑河小学正式入学。
据信,加上此前已在校的89名俄罗斯学生,目前在校俄罗斯学生总数已达216人。此前,一家媒体的视频中显示,该校的俄罗斯学生穿着与中国同学相同的校服,参加晨练,并学习标准课程——所有课程均以中文授课。
由于毗邻俄罗斯,黑河长期以来一直是跨境交流的中心。对许多俄罗斯人来说,这里是最近的购物天堂。据报道,每天清晨,都会有数十名俄罗斯人乘坐最早的渡轮前往黑河早市。
俄罗斯人赴中国留学的热潮最初主要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等中国的顶尖高校,凭借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以及丰富的奖学金政策,对俄罗斯学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他们选择的专业往往集中在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汉语言文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双边合作紧密相关的领域。
之后,这股热潮开始逐渐向下延伸至中学阶段。一些位于东北,如黑龙江、吉林、北京等地的国际学校或公立中学的国际部,也开始接收越来越多的俄罗斯小留学生。他们的父母看好中国的经济发展潜力以及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希望孩子能尽早融入中文环境。
中俄之间的升温不只是教育层面,就在前几天,中国还宣布将放宽对俄罗斯公民的签证入境限制。从本周一开始,持俄罗斯普通护照的公民将可以免签入境中国,逗留时间最长为30天。
这些举措不仅加深了中俄两国青年之间的联系,也为未来在经济、文化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不过,融合过程也伴随挑战,虽然许多学生来华前已有一些中文基础,但想听懂课还需要更付出更多的努力。对这些孩子的家长来说,与中国老师的交流也存在一定的语言障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当地学校安排了专业的翻译服务,方便了俄罗斯家庭赴华求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