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温思涵:北大博士转型教改先行者,重塑教育“知行合一”

0
分享至

在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温思涵是一位兼具 “学者深度” 与 “实践者温度” 的独特存在。她携台湾国学启蒙的温润底蕴,怀北大教育学的严谨积淀,以澳大利亚双硕士的国际视野,十八年如一日扎根中小学课堂 —— 拒绝 “理论空转”,用合作学习打破传统教学的单向灌输;坚守 “知行合一”,让合作学习、思维工具、小组学习等方法在真实课堂落地生根;深耕 “家校共育”,以国学智慧重构家庭教育的底层逻辑;更以文化传薪人的自觉,在嵩阳书院开启理学复兴与生命教育的新实践。从北大校园的博士研究者,到京豫鲁蜀的教改火种播撒者;从课堂上躬身示范的授课教师,到赋能数千名教师的成长导师;从社区里解答家长困惑的公益讲师,到千年书院中唤醒文化根脉的传道人,温思涵始终以素净旗袍的雅致身姿、平实易懂的教学语言、扎实落地的实践成果,让 “以学生为中心” 的理念走出文件、走进教室,让 “唤醒生命” 的教育理想跨越时空、照进日常。



学养积淀:跨域求索,埋下教育变革的种子

温思涵的教育情怀,自台湾童年便已深种。不同于内地的教育路径,台湾小学阶段即要求背诵《论语》《孟子》,中学阶段深入理解四书五经,这种 “先诵读、后悟理” 的国学启蒙,让她自幼便在经典浸润中懂得 “言传身教” 的重量 —— 古人读书不仅是记诵文字,更是练气养性、涵养心性的过程,这份对 “教育需触及本质” 的认知,成为她日后学术道路的精神锚点。



成年后,她的求学之路始终围绕 “解决真实教育问题” 展开:远赴澳大利亚 UTS 攻读成人教育与英语教学双硕士,系统学习国际前沿的互动教学理念,尤其对 “如何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习主动性” 有了深刻思考;随后考入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将研究方向精准锁定 “合作学习教改”—— 彼时的她已敏锐洞察到,传统课堂中 “教师提问、学生应答” 的单向模式,正在扼杀学生的思维活力,而合作学习或许是破解这一困境的关键钥匙。



博士未毕业,温思涵便主动跳出书斋、扎进中小学课堂:一年间在同一所学校听课超 180 节,笔记本上写满课堂细节批注与教学改进设想;无数个课后,她与一线教师围坐研讨,将课堂观察到的问题转化为博士论文的核心案例;在北京两所学校率先试点合作学习,在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建立首个外地实验项目 —— 当同侪还在实验室里构建理论模型时,她的教改实践已在真实教育场景中生根发芽。素色旗袍、棉麻套装,不事张扬的衣着风格,恰似她的学术底色:不追逐热点,不堆砌理论,只认一条朴素的准则 —— 教育研究必须扎根课堂,用脚丈量教育的真实模样,用心打磨可落地的方法。

课堂突围:笨法实干,推动合作学习落地

“老师一节课抛 160 个问题,学生忙着应答却没时间思考;一个学科一学期要做 3 本卷子,学生埋头刷题却不懂知识体系 —— 这样的课堂,怎么能培养出适应 AI 时代的人才?” 在一次教师培训会上,温思涵的追问直戳传统教学的痛点。2013 年起,她正式以自由学者身份投身教改,选择用最 “笨” 却最扎实的方式 ——“听一节课、改一节课、再上一节课”,将 “合作学习” 从理论书本搬进真实教室。



在北京海淀区某小学,一位教师曾向她诉苦:“我按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课堂秩序反而更乱,成绩还下滑,不如老办法省心。” 温思涵没有急于反驳,而是连续一个月蹲点听课,最终找到问题症结:教师虽将学生分成小组,却仍沿用 “教师提问、小组抢答” 的旧模式,学生并未真正学会自主探究与协作。她决定亲自上阵示范:一节课只设置两个核心问题 ——“《巩乃斯的马》中作者的情感变化有哪些?”“如何用思维工具呈现这种变化?” 随后让学生独立阅读、小组讨论、绘制思维笔记,再全班分享交流。起初,学生因不习惯自主思考而手足无措,旁观的教师也捏着一把汗;但两节课后,课堂逐渐焕发生机:原本沉默的学生开始主动发言,小组内分工明确,甚至有人提出 “作者写马,其实是在写对自由的向往” 的深度观点。更令人惊喜的是,期末时这个曾是年级倒数第一的班级,在不做额外卷子的情况下,平均分跃升至年级第二,与第一名仅差 0.1 分。“原来不是合作学习不行,是我们没找到正确的打开方式。” 课后,那位教师的感慨里满是顿悟。

这样的 “手把手” 指导,是温思涵推进教改的日常。在成都教科院的年度培训会上,面对 1000 余名教师和 80 人的大班额学生,她现场组织小组合作,开展诗歌赏析与创作课,让在场教师直观看到 “大班额也能搞合作学习”;在锦州新世纪博雅实验学校,她手把手教教师绘制数学思维导图,提出 “一级脉络绘重点、二级脉络绘难点” 的实用方法,解决教师 “不知如何将工具融入学科” 的困惑;在北京海淀区双榆树第一小学,她带领教师用 “回顾目标 — 评估结果 — 分析原因 — 总结规律” 的复盘模型反思教学设计,帮助教师精准定位课堂问题、迭代教学策略。



温思涵的 “合作学习” 绝非 “分组讨论” 的形式主义,而是一套包含 “知识建模、社交技能培养、学习策略指导” 的完整体系。她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时,不仅要考虑 “学生如何合作”,更要帮助学生 “建构知识体系”—— 比如在语文课堂上,用思维工具梳理文章结构与情感脉络;在数学课堂上,通过合作探究推导公式由来与应用场景。她曾在海淀小升初检测中交出亮眼答卷:其实验班学生在 143所小学里,所有指标均排前十,3 项核心指标排第一,而这所学校此前的成绩一直处于中下水平。“我们要的不是短期分数提升,而是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合作,这种能力会伴随他们一生。” 温思涵的话语里,藏着对教育长远价值的坚守。

家校共育:国学智慧,重构家庭教育逻辑

“《弟子规》该谁学?是孩子,还是家长?” 在登封市中岳办汉阙路社区的《智慧父母成长课堂》公益讲座上,温思涵抛出的问题,让在场家长陷入沉思。多年的教育实践让她发现,学校教育的变革若缺乏家庭教育的配合,往往事倍功半,而当前家庭教育最大的误区,便是 “家长要求孩子做的,自己却不践行”。



那次讲座上,一位妈妈含泪倾诉:“孩子进入叛逆期,我说什么他都不听,我试过很多方法都没用,觉得自己很失败。” 温思涵轻轻握住她的手,没有讲空洞的大道理,而是从 “孝” 字的甲骨文说起:“您看‘孝’字,上面是‘老’,下面是‘子’—— 小时候父母抱着孩子,长大后孩子背着父母,这份感恩不是靠背诵《弟子规》来的,而是靠家长的言传身教。您是否在父母呼唤时及时回应?是否在孩子面前展现出平和的心态?” 她结合脑科学与神经科学,解析 0-18 岁孩子的认知、情感发展规律,提出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家长自我修养”—— 家长若想让孩子爱读书,自己首先要放下手机、拿起书本;家长若想让孩子懂规矩,自己首先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讲座结束后,许多家长仍围着她不愿离去,有人说:“以前总想着怎么管孩子,现在才明白,先管好自己,孩子自然会跟着学。”

温思涵对国学的理解,从未停留在 “背诵经典” 的表层。她主张国学教育应 “分龄设计、知行合一”:3 岁孩子诵读经典,重点是锻炼口腔韵律与语言感知能力,无需强求理解;6 岁孩子学习经典,侧重结合生活小事理解基本道理,比如用 “父母呼,应勿缓” 对应日常应答;9 岁以上孩子则需 “行中学”,将经典智慧转化为行为习惯 —— 孩子做眼保操时,家长若能一起做,比说一百句 “保护眼睛很重要” 更有效;孩子诵读经典时,家长若能参与讨论,比强迫背诵更能激发兴趣。



她常以自己的台湾教育经历为例:“我们小时候背《论语》,不是为了考试,而是父母会在生活中讲解‘温良恭俭让’的含义 —— 比如待人要温和,做事要恭敬,这些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靠日常的耳濡目染。” 在她看来,国学中的 “生命教育”“传承教育”,正是当前家庭教育缺失的核心。她批判 “让孩子背《三字经》,家长却乱丢垃圾” 的矛盾现象,强调 “家风不是靠说教,而是靠家长的日常行为”:孩子从家长弯腰捡垃圾的动作里,学会爱护环境;从家长与他人的礼貌交谈中,学会尊重他人;从家长对长辈的耐心照料中,学会感恩孝顺。这种将国学智慧与现代家庭教育结合的理念,让她在各地的公益讲座中收获无数认可,也让 “家校共育” 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有了具体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书院传薪:理学复兴,开启生命教育新程

2025 年秋,嵩阳书院的古柏下,温思涵将与北京教育同仁共同启动 “成年人古典教育” 项目。这座北宋四大书院之首的千年学府,即将迎来一位特殊的 “传薪人”—— 她以北大教育学博士的学术积淀、在北京十多年教改一线的实践深耕,以及对宋代理学的深切共鸣,试图让周敦颐和 “二程” 开创的理学智慧,重新成为现代人安顿生命的精神原乡。



嵩阳书院的青砖黛瓦间,藏着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密码。北宋周敦颐在此讲学,写下《太极图说》,以 “无极而太极” 阐释宇宙生成,又以 “诚” 为核心构建理学根基,提出 “主静”“慎独” 的修养论,将儒家伦理升华为生命境界的修炼;后世程颢、程颐在此承继发展,朱熹集大成,理学终成影响东亚近千年的精神坐标。然而,当代人对理学的认知常困于 “存天理灭人欲” 的片面标签,其 “修身为本”“知行合一” 的生命智慧,亟待被重新激活。温思涵选择嵩阳书院,并非偶然 —— 她深耕教育二十余年,深知 “复兴传统文化” 不能停留在背诵经典,更要让古人 “修己安人” 的生命哲学照进现代生活。周敦颐 “窗前草不除,与自家生意一般” 的自然观,“圣希天,贤希圣,士希贤” 的进阶修养,恰与她倡导的 “生命教育” 不谋而合 —— 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唤醒人对生命意义的觉察与践行。

温思涵能扛起理学复兴的担子,源于她的三重 “底气”:其一,学术根基的深度。北大教育学博士的系统训练,让她既能以学术视角钩沉理学脉络,厘清周敦颐、二程思想的核心要义,又能跳出书斋理解现代社会需求 —— 她熟稔《通书》中 “刚善刚恶,柔亦如之” 的辩证智慧,更明白这种 “动态平衡” 的生命观,恰能疗愈当代人 “要么焦虑内耗、要么躺平麻木” 的精神困境。其二,一线实践的温度。十多年来扎根中小学课堂,她见过太多 “高分低能” 的孩子、焦虑迷茫的家长、困于 “管与不管” 的教师,这些真实痛点让她确信:理学不是 “高阁里的学问”,而是 “生活的指南针”—— 周敦颐强调的 “慎独”,对应现代人 “独处时的自我觉察”;“主静” 并非消极避世,而是 “在喧嚣中守住内心的秩序”。她计划将理学经典转化为 “成年人生命成长工作坊”,用 “经典诵读 + 生活案例研讨 + 实践打卡” 的方式,让 “诚”“敬”“仁” 从抽象概念变成可操作的修养路径。其三,文化使命的自觉。作为在台湾接受国学启蒙、在大陆践行教改的学者,她始终相信:“文化的根脉,需要代代守护。” 嵩阳书院作为 “理学圣地”,是最好的文化现场,她拒绝将理学 “博物馆化”,而是要以 “当代人能懂、能用” 的方式,让周敦颐的思想重新成为家庭教育的 “心法”、职场人的 “静心术”、教育者的 “育人指南”。

在嵩阳书院的实践中,温思涵还将 “良知唤醒” 融入教育全程。课后与课改教师复盘时,她总会轻声问:“这节课的设计、互动里,你是否触摸到了藏在教改行动背后,那份想让孩子真正成长的教育初心?”—— 这是教育良知的苏醒;带家长做亲子共修时,她会拉着椅子和家长围坐,指尖轻叩茶几,目光温和:“咱们的孩子哪是学你挂在嘴边的‘大道理’?他看你和爱人争执时先深呼吸,是在学‘克制’;看你扶邻居奶奶提菜篮,是在学‘善意’—— 这些藏在日常里的‘样子’,是他心里本就有的良知被你唤醒了。” 正如王阳明所言 “致良知” 是终身功夫,她也把 “唤醒良知” 写成教育的 “进行时”:从小学课堂的共情种子,到家长的示范动作,再到教师的情绪管理,所有实践都在为良知注入生命力。

未来,温思涵还将带着团队在嵩阳书院开设 “理学与生命教育” 师资研修班,培训教师将 “诚”“敬” 融入班级管理;联合社区开设 “家长理学课堂”,教父母用 “慎独” 修养营造和谐家风;带着孩子们在书院古柏下读《通书》,在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的诵读声中,种下生命平等的种子。

知行合一:长期坚守,践行教育本真初心

从北大博士到教改践行者,再到书院传薪人,温思涵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而坚定。她拒绝 “专家” 的光环,始终以 “学习者” 的姿态扎根课堂 —— 会在课堂上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想法,会在培训后耐心解答教师的疑问,会在公益讲座上真诚与家长交流;她拒绝 “短期效益” 的诱惑,坚持每所学校合作三年,确保教改真正落地,而非昙花一现;她拒绝 “政治敏感” 的干扰,主动淡化台湾身份,专注于教育本身,用专业实力赢得认可。



有人问她:“做教改这么辛苦,你为什么能坚持十八年?” 她笑着回答:“因为我见过太多改变 —— 见过沉默的学生变得自信,见过焦虑的教师变得从容,见过落后的学校成为示范校,这些改变就是最好的动力。” 在她看来,教育的本质是 “唤醒”—— 唤醒学生的思维活力,唤醒教师的教育热情,唤醒家长的育人意识,而合作学习、国学教育、理学实践,不过是唤醒的不同方式。她始终坚信,真正的教育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口号,只需要脚踏实地的行动 —— 就像她在课堂上教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一步一步梳理,终会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就像她推进教改,一所学校、一位教师地打磨,终会让 “知行合一” 的教育理想传遍四方。

嵩阳书院的古柏苍劲虬枝,曾见证周敦颐执卷讲学、二程弦歌不辍的理学盛景;如今,它们的年轮里又将镌刻新的注脚 —— 一位从北大博士走出的教育者,用十八年的坚守证明:教育的春天,始于 “知行合一” 的笃定,成于 “唤醒生命” 的执着。未来,温思涵仍将带着这份坚守,在教育的路上继续前行,让更多课堂充满活力,让更多家庭充满温暖,让更多人在教育中遇见更好的自己。(阎洧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月薪5万却留不住人,三年流失近19万,香港人为何纷纷逃离?

月薪5万却留不住人,三年流失近19万,香港人为何纷纷逃离?

青眼财经
2025-09-13 18:50:09
河南邪教被端!头目"紫微圣人"奸淫10名妇女,利用短视频圈粉20万

河南邪教被端!头目"紫微圣人"奸淫10名妇女,利用短视频圈粉20万

派大星纪录片
2025-09-15 15:50:18
中美在马德里第4轮交锋,特朗普发出长文,破天荒承认美国不行了

中美在马德里第4轮交锋,特朗普发出长文,破天荒承认美国不行了

博览历史
2025-09-15 20:30:09
金正恩返国带回中国重要启示,朝鲜传来震撼消息

金正恩返国带回中国重要启示,朝鲜传来震撼消息

诗意世界
2025-09-14 21:36:37
电动化浪潮下,燃油车市场为何仍有“坚守者”?

电动化浪潮下,燃油车市场为何仍有“坚守者”?

汽车观察AUTO
2025-09-12 18:05:54
罗永浩“约战”贾国龙,要求当面对话,于东来则被网友劝长点心吧

罗永浩“约战”贾国龙,要求当面对话,于东来则被网友劝长点心吧

星河也灿烂
2025-09-15 09:28:36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大平层”,缺点太多了,已经彻底沦为不动产!

有一种痛苦叫买了“大平层”,缺点太多了,已经彻底沦为不动产!

室内设计师有料儿
2025-09-15 12:16:44
深圳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

深圳一市民捡到2267.83克巨型金条

深圳晚报
2025-09-15 19:38:21
涉毒艺人苏永康将在温州办演唱会,有网友投诉,官方:报批资料合规,暂无不举办的通知

涉毒艺人苏永康将在温州办演唱会,有网友投诉,官方:报批资料合规,暂无不举办的通知

极目新闻
2025-09-15 17:38:42
笑麻了!罗永浩说西贝贾国龙没有好朋友,果不其然朋友圈被 爆了

笑麻了!罗永浩说西贝贾国龙没有好朋友,果不其然朋友圈被 爆了

巷子里的历史
2025-09-15 11:27:33
8月中国对美出口骤降33.1%,背后的真正考验

8月中国对美出口骤降33.1%,背后的真正考验

黑噪音
2025-09-14 22:17:35
于朦胧案再曝猛料:17人聚会、3倍致死酒精,内娱黑暗何时休?

于朦胧案再曝猛料:17人聚会、3倍致死酒精,内娱黑暗何时休?

乡野小珥
2025-09-15 01:19:12
惊呆了!西贝的厨师工资7000,服务员8000,网友:就是一个热菜员

惊呆了!西贝的厨师工资7000,服务员8000,网友:就是一个热菜员

明月杂谈
2025-09-15 05:47:53
菲律宾媒体:针对民众反腐抗议,菲律宾军队进入“红色警戒”

菲律宾媒体:针对民众反腐抗议,菲律宾军队进入“红色警戒”

环球网资讯
2025-09-15 22:17:45
陈震谈小米16改名:让人一看到iPhone 17就想到小米17

陈震谈小米16改名:让人一看到iPhone 17就想到小米17

手机中国
2025-09-15 13:45:01
网友喊话西贝进上海校园,上海网友:我儿子屎都能吃,都觉得午饭难吃

网友喊话西贝进上海校园,上海网友:我儿子屎都能吃,都觉得午饭难吃

可达鸭面面观
2025-09-15 13:00:40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中美首轮会谈结束,美国要的,中国给不了;中国要的,美国不想给

大道无形我有型
2025-09-15 16:45:59
美国务卿与以总理会谈后举行新闻发布会,称必须“消灭”哈马斯

美国务卿与以总理会谈后举行新闻发布会,称必须“消灭”哈马斯

界面新闻
2025-09-15 19:46:06
美制武器遭多国放弃,乌克兰女博主曝比尔盖茨援乌100亿美元细节

美制武器遭多国放弃,乌克兰女博主曝比尔盖茨援乌100亿美元细节

史政先锋
2025-09-15 17:41:44
韩国一夜撤换7名四星上将,尹锡悦嫡系全军覆没,李在明简直疯了

韩国一夜撤换7名四星上将,尹锡悦嫡系全军覆没,李在明简直疯了

碳基生物关怀组织
2025-09-06 20:40:50
2025-09-15 23:59:00
话医
话医
漫话医者初心,传播人文情怀。
512文章数 1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有名字就有故事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美财长声称中方提出非常"激进"要求 外交部回应

体育要闻

诺维茨基退役十年后,德国篮球走向巅峰

娱乐要闻

60岁张曼玉定居法国:瘦成皮包骨?

财经要闻

华与华秒怂 罗永浩称已接到对方道歉

科技要闻

官方: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 将施进一步调查

汽车要闻

后轮转向和5C 2026款梦想家把想到的都给了

态度原创

教育
旅游
亲子
游戏
本地

教育要闻

9月13日雅思大作文示范写作 | 面对面开会:好处多过坏处?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亲子要闻

出去吃烧烤,爸爸让3岁女儿请客吃饭,谁知她的话让人哭笑不得

双人合作游戏《乐高旅行者》IGN8分:全年龄佳作

本地新闻

云游中国 | 草原驭秋风 祁连山邂逅黑河源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