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王千金何超琼没去巴黎走秀,却站上了这所只招50人的大学讲台,来了一场与众不同的开学演讲。
网友们说这是“千金下车间”,这搭配太有意思了!
近日,63岁的何超琼现身福耀科技大学,没有红毯,没有镁光灯,何超琼女士身穿着格子衣、黑色裙子,站在讲台上为新生演讲。
台下,坐着50个年轻人。他们是福耀科技大学的第一届本科生,来自福建、河南、江西、湖南、广西。
这所由曹德旺捐资百亿创办的大学,第一届,只收了50人。
她没提澳门,没讲豪门,只说了一句:“别怕起点低,我当年也被笑‘小姐下车间’。”
全场安静了一瞬,随即响起掌声。
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开学礼。
曹德旺办这所大学,憋着一股劲。2014年他在美国建厂,发现当地大学生大二就进企业实操,理论和动手无缝衔接。
而国内呢?“考试第一名,进了车间连设备都不会开。”
他越想越急。
后来在达沃斯听到外国专家说:“中国学生会考试,但缺动手能力。”这句话像根刺,扎了他十几年。
于是他决定:自己掏钱,办一所“能解决问题”的大学。
不扩招、不上市、不盈利。校园占地1286亩,建筑面积86万平,钱全来自个人捐赠。
可光有硬件不行。
他需要有人帮这所学校“走出去”——对接产业、打通就业、让社会看到它的价值。
他请来了何超琼。
不是因为她出身显赫,而是因为她真正推动过转型。
当年澳门经济依赖博&彩,她却把旅游、会展、航运做起来,让信德集团不再只靠“一张赌桌”吃饭。这种从传统中杀出新路的能力,正是制造业最需要的。
典礼上,一个女生怯生生举手:“以后做技术,会不会因为是女生被看低?”
何超琼笑了。
她没讲大道理,只说:“我接手家族酒店时,团队全是男人,都说我‘不懂运营’。三年后,利润涨了30%。你说,谁还敢小看?”
台下一片静,接着是热烈的掌声。
她说的,不是励志鸡汤,是真刀真枪的战绩。
早年她放弃家族“金饭碗”,自己创办公关公司,从零打拼。后来执掌信德,操心的是产业转型,是可持续发展。
她早已不是那个被标签定义的“赌王女儿”,而是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实打实的企业掌舵人。
她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信号:
这所学校,不玩虚的,要的是真本事。
福耀科大不走寻常路。
小班教学、项目制学习、导师全程带,学生从大一就开始接触真实产业课题。
校长王树国,曾执掌哈工大、西交大,他带着团队设计课程,强调“先动手,再深研”。
校训是“敬天爱人,止于至善”。
曹德旺解释:“敬天,是守规矩、走正道;爱人,是担责任、帮他人;止于至善,是永远不满足,一直往前走。”
没有资本介入,没有商业捆绑,这所学校从第一天起,就选择了最难的路。
但它给了50个年轻人一个承诺:学费全免,每月补贴,毕业推荐到福耀及合作企业就业。
这不是施舍,是一种信任的投资。
投资的不是背景,而是潜力;不是过去,而是未来。
在这个人人都想快、都想赚快钱的时代,还有人愿意砸百亿办一所“慢”学校,还有人愿意为50个普通孩子站台。
他们做的事,听起来笨,甚至“傻”。可正是这种“傻”,才让人动容。
这50个学生,有的来自县城,有的是家里第一个大学生。他们分数不是最高,但全都填了同一个志愿——福耀科大。
因为他们知道,这里不看出身,只看你能做什么。
何超琼站在那,像一座桥。
一端连着顶级商业资源,一端连着车间、机床、代码和螺丝刀。
她告诉这些年轻人:“别信什么‘寒门难出贵子’。真正让你走得远的,是你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她耳垂的珍珠,和学生明天要摸的冰冷机床,看似毫无关联,却又奇妙地共振着:再高的起点,也要落地;再远的梦想,也要动手。
礼堂外,蝉声未歇。
50个名字,刚刚写下第一章。
而这所“学生人数最少”的大学,或许正在悄悄点亮中国制造业的未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