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听起来十分高大上,仿佛一毕业就能担任管理人员,走上人生巅峰,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名校毕业,投了上百份简历,却只能在一个小公司做行政助理,月薪4500”。这不是该专业的全貌,但却充分反应了求职时所面临的困境:工商管理类专业的高校课程通常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性和专业技能深度,所谓的“万金油”专业在就业市场上严重缺乏不可替代性。工商管理类专业的现状究竟如何呢?
一、专业点数量出现负增长,工商管理类专业正被不断优化
过去五年间,工商管理类的专业点增速逐渐放缓,2022年专业点数量出现负增长,撤销数量首次超过新增,高校正在不断优化工商管理类专业。
二、2023年开始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
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招生计划于2023年开始呈下降趋势,这正好与教育部公布的专业审批结果相对应(2022年审批通过专业在2023年开始招生)。
管理类专业的就业问题其实早在多年前就已经突显,但直到2023年招生计划才首次出现减少,作为人才供给侧的高校对于就业市场的反馈存在滞后性。
三、专业开设覆盖面过广,毕业生严重溢出
与招生计划相同步,开设工商管理类专业并有招生计划的高校数量有所减少。2021年有86.1%的高校开设有工商管理类专业,如此广的覆盖面必然导致毕业生的严重溢出;该数据于2025年下降至79.1%,覆盖面虽有所降低,但仍旧过高。
四、海量的招生计划集中在下层院校,毕业生整体竞争力较差
2025年双一流及以上层次院校工商管理类的招生计划共计约2.5万人,仅占所有招生计划的7.6%。海量的招生计划集中在下层院校,这与企业对于管理类人才的需求存在割裂,不仅激化了就业问题,也严重削弱了工商管理类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竞争力。
五、工商管理类专业以文科招生为主
工商管理类专业以文科招生为主,历年文科招生计划占总计划的近一半。文/理科目的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2025年综合科目的招生计划有所增加。
六、录取分数已经连续下降多年,而到了2025年仍有下降空间
49%的专业分数下降,41%的专业分数有所上升,其中近14%的专业下降超过5分,12%的专业上涨超过5分,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整体录取分数小幅下降。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录取分数已经连续下降多年,而到了2025年仍有下降空间。
七、高分考生纷纷逃离工商管理类专业
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理科还是文科这些头部院校的录取位次都在逐年下降,部分院校的录取位次甚至翻倍,下降幅度远超高校扩招速度。2025年中国人大在河北甚至不再招收物理科目考生,西南财经大学物理的录取位次更是下降到了超2万位。
面对高压的就业环境,高校又缺乏切实有效的措施与改革,使得高分考生都在纷纷逃离工商管理类专业。
八、缺乏核心竞争力,就业环境的冲击明显
当下整体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2024届工商管理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为85.8%,低于全国本科的平均值。2023届开始就业率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20届水平。
2022届为就业的冰点,此时工商管理类的就业率与全国平均值的差异最大,这说明就业环境对该专业类的影响更为明显,当整体就业环境走下坡路时,工商管理类受到的冲击会远高于其他专业类。根本原因在于该专业类核心技能的竞争力不够,可替代性强。
九、就业薪资负增长,就业前景走下坡路
工商管理类毕业半年的薪资待遇持续增长,但与全国本科的平均薪资差异在不断加大,增幅不及其他专业类;而放眼毕业五年的薪资来看,从2023年开始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薪资直观反应出了工商管理类的就业待遇较为一般,而薪资的变化更是说明了其就业前景正也在走下坡路,工商管理类不景气的就业是全方面的。
特别声明:本文为易度排名原创作品。未经著作权人授权,禁止转载和使用,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