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季学期开始,上海推行了一种新的午餐模式——AB餐,乍一听挺高端的,但其实很简单,就是学校每天提供两种不同的餐食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偏好自由选择。
这种模式听起来相当人性化,理应能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可现实却截然相反,就不少上海家长晒出的学生午餐照片来看,多数学校也不过是把盒饭中的其中一道荤菜简单更换了一下而已。
“猪食也能叫AB餐吗?”上海学生吐槽饭菜难吃,
不爱吃鱼肉的可以吃鸡肉,其他的餐品都是大差不差的,但你要说他不是AB餐也不行,毕竟人家确实更换了餐品,虽然只换了一种,可上海的AB餐可不只是品类不够丰富那么简单,而是真的太难吃了!
自从罗永浩和西贝隔空吵的不可开交之后,不少上海家长也坐不住了,开始在网上吐槽起了学校的AB餐,有家长直接晒出照片,直言:“猪食也能叫AB餐吗?”
“上海ab餐18块钱就吃这些?我还以为上海ab餐今年涨价了能变好一点呢,怎么还是这副猪食样子!仅有的荤菜就是油炸冷冻鸡肉,包菜也油乎乎的,哪有孩子愿意吃,也没有营养。到底谁能管管啊?这些1.8我都不愿意给孩子吃!上海家长们,你们家娃真的能吃得下去ab餐吗?”
每一句话都写满了家长的愤怒和不满,而对AB餐恨之入骨的家长也不止这一位,越来越多的上海ip加入了这场吐槽:这两种选择都难以下咽,简直是"换汤不换药"——不管选A还是选B,最终都是一场味蕾的噩梦。
上海的AB餐每份价格在十几元左右,从营养构成来看似乎相当均衡:有肉有菜,主食搭配合理。但实际品尝后,学生们的评价却异常一致——寡淡无味或者味道怪异。
总结一下,学生们对学校餐食的吐槽点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肉类有时带有明显的腥味,让人怀疑新鲜度;蔬菜过于寡淡,仿佛只是简单地焯水后装盘;米饭要么太硬要么太软,缺乏适当的烹饪火候;调味普遍不足,导致整体口感平淡无味。
学生的餐食质量问题绝非小事
有学生无奈之下选择用酸奶拌白米饭充饥,宁愿放弃那些看似营养丰富的荤素菜品。而问题的严重性不仅仅体现在口味上。长期以来,有学生因为无法适应学校饭菜的口味而选择少吃或不吃,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甚至影响身高发育。
一位学生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进入中学后身高增长明显放缓,原因竟是在学校经常吃不饱,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口味问题,而是直接关系到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隐患。
面对孩子的抱怨,众多家长曾尝试通过各种渠道向学校反映问题,希望能改善餐食质量或更换供应商,可结果却大失所望。
学校方面要么表示会考虑改进,却迟迟不见实际行动;要么直接以"供应商已经确定"、"合同期内无法更改"等理由搪塞,这种无力感让许多家长倍感沮丧,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日复一日忍受难吃的学校餐食。
有家长怀疑,学校选择餐食供应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导致一些不够优质的供应商获得长期合同。而一旦合同确定,学校往往缺乏有效的监督和退出机制,即使供应商提供的餐食质量不佳,也难以及时更换,这种制度性缺陷让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学生的餐食质量问题绝非小事,与其在名字和形式上创新,不如真正让孩子们吃上一顿美味、健康的饭菜。
(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