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枫泾镇兰兴路600弄9号居民曹新红拿到了期待已久的“新宅基证”,这不仅承载着村民对“产权明晰”的期待,更标志着枫泾镇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证书内页清晰标注着宅基地使用权面积、房屋建筑面积及四至范围,首次将土地与房屋信息合二为一录入不动产登记系统,彻底解决了过去老宅基证信息不全、权属模糊的历史遗留问题。曹新红说:“老的宅基证还是30多年办的,这会儿拿了‘新证’,以后房子产权明明白白,心里真踏实!”为此,他还特地赶回枫泾镇城建中心对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谢意。
“以前90年代的宅基证还都是手写的,面积只写大概,家庭成员信息也不全,出嫁的女儿、分家的儿子都不在里面。”曹新红指着证书上精确到厘米的测绘数据感慨道,“现在连阳台、楼梯这些细节都量得清清楚楚。”
据悉,枫泾镇自今年3月起全面推动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对权属清楚、符合登记条件的宅基地及房屋“应登尽登”,共涉及12000多户。镇城市建设管理事务中心党支部书记周炳根介绍,针对宅基地权属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的特点,工作组创新采用“三步走”策略:首先完成全镇宅基地总调查并张榜公示,随后开展业务培训统一标准,最终通过“成熟一批登记一批”的方式分阶段推进。目前,全镇已完成粗调8800余户。
曹新红所在的五一集中居住居民区,村民王老伯刚完成材料提交手续,“为了便于我们登记,之前还在这里设置了宅基地确权调查工作点位,连户口本复印件都帮着复印,比办城里的房产证还省心!”这种“家门口服务”模式真正将“群众跑腿”变为“服务上门”。
在镇城建中心工作人员庄晓婷的办公桌上,摞着厚厚的农村村民成员资格审查档案准备提交过堂预审。作为确权登记的关键环节,由各村委会初审,镇经发中心、农发办、规划办组成联审小组复审已对900余户材料进行“户成员资格审查”,重点核查集体经济成员身份。“要确保每一位户成员都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保零差错。”经发中心工作人员范佳妮边核对边说。这套把关机制,已拦截了不少瑕疵的材料,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
随着首本证书的颁发,枫泾镇正加速构建农村不动产登记“数字底座”。周炳根透露,所有确权数据将接入金山区“一网通办”平台,未来村民可在线查询所属房屋的平面图及地基图,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通讯员:俞翔
编辑:陈薇婷
责编:程佳域、俞岚婷
审核:陈建军、林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