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新闻了没有?2025年9月5日,一则来自央视的新闻震动全球:中国正式宣布启动小行星撞击防御计划。根据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的介绍,中国将采用创新的“伴飞+撞击+伴飞”模式,在距离地球1000万公里之外的深空,对一颗潜在威胁小行星实施动能撞击,旨在解除其未来百年内撞击地球的风险。
当其他国家还在把小行星撞击地球当作科幻电影中的情节时,中国已经以实际行动为地球构建一道真实的“太空之盾”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究竟对地球生命造成多大的威胁?我们能有什么办法应对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威胁呢?今天咱们就聊一聊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些事儿?
大约46亿年前,太阳系在一片混沌的星云中形成。除了太阳、行星、矮行星和卫星以外,太阳系在形成后还残留了大量“建筑垃圾”——数十亿颗小行星和彗星。它们主要分布在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海王星轨道以外的柯伊伯带中。特别是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由于受到木星引力的扰动会被甩进内太阳系,其轨道可能会跟地球相交,从而有撞击地球的风险。科学家把这些轨道与地球轨道接近或者相交的小行星称之为“近地小行星”。它们都是有可能和地球发生撞击的。
近地小行星
有关数据显示,截止到2025年3月,已经发现的近地小行星数量达到了3.8万多颗。除此之外,还有众多的未知的小行星在地球轨道附近游荡,它们都是具有潜在威胁的“杀手”。所以,地球的周围并不太平啊!
也许你会感到很困惑:小行星通常都很小,相比于地球显得更加渺小。都说小行星撞击地球很危险,是不是危言耸听啊!小行星撞击地球究竟有多危险呢?这主要取决于小行星的大小、速度、成分等。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速度是非常高的,一般情况下能达到每秒钟15~25公里,因而,一颗质量较大的小行星所携带的能量是非常恐怖的。
一般而言,直径小于20米的小行星大多会在大气层中燃烧解体,形成壮观的“火流星”或者在空中爆炸。例如2013年的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事件,小行星由于尺寸较小(直径约为18米)在空中发生爆炸,虽然爆炸冲击波也造成了人员伤亡,但没有对地面造成重大破坏。它也就算不上是有严重威胁的小行星了。
然而小行星的直径一旦超过了20米但不足1000米,都能够穿透大气层,直接撞击地表。而直径50米的小行星就足以摧毁一座大型城市,大约5万年前,直径约50米的铁镍陨石在今天的美国亚利桑那州撞出了一个直径约1.2公里的陨石坑;直径1公里米的小行星撞击地球足以释放出相当于全球核武器总当量的能量,可能会引发全球性的灾难。而直径大于1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能带来灭绝级的灾难!大约2.14亿年前,一颗直径约5公里的小行星撞击了今天加拿大的魁北克省,留下一个直径超过100公里的陨石坑——曼尼古根陨石坑。科学家推测,这次大撞击很可能是引发三叠纪末期生物大灭绝的一个重要原因。
曼尼古根陨石坑
在过去,地球没少遭到小行星的撞击;而在未来,地球被小行星撞击的风险依然存在。面对这些来自太空中的不速之客,我们有没有办法对付它们呢?
首先,目前科学家们正在持续监测这些近地小行星,并计算它们的轨道,评估撞击概率。其次,科学家提出了一些防御方案:
- 动能撞击,即发射一个“撞击器”,以极高的速度撞向小行星,利用动量传递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 重力牵引器,即发射一个航天器长期伴飞小行星,利用航天器自身微弱的引力缓慢而持续的拉动小行星改变轨道。
- 离子束牵引,即航天器发射离子束照射小行星表面,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道。
- 核爆,即在小行星附近引爆核弹装置,利用爆炸产生的能量将其推离轨道。当预警时间极短或者目标尺寸巨大时,就需要使用该措施。这是最后不得已才使用的手段。这样做很可能将小行星炸碎成为多个小行星碎片,而这些碎片仍有可能坠落到地球上。
小行星防御
而我们中国小行星撞击防御计划则采取“伴飞+撞击+伴飞”的模式。这种模式首先是发射观测器和撞击器,观测器先抵达小行星进行全面侦查,获取其质量、形状、成分、自传状态等关键数据。只有对小行星有了全面的了解后,才能使得后续的撞击做到“心中有数”。随后,基于侦查数据,确定好撞击地点,释放撞击器,对小行星进行高速撞击。在撞击后,观测器继续对小行星进行伴飞,对小行星轨道、形貌和溅射物变化进行观测,准确评估撞击效果。如果撞击能将其轨道改变3~5厘米,就能让小行星至少在几十年到100年内不会再撞击地球。
然而,中国这次对远在1000公里外的小行星进行伴飞+撞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1000万公里是地月平均距离的26倍。距离远只是一方面,另外,小行星与地球两者都在高速运动着,航天器要想成功的追上小行星,并精确的分析出小行星的基本参数,随后再精准的撞上直径仅几百米的小行星,可谓是难上加难。
虽然这一切看上去非常困难,但是我们还是正式启动了小行星撞击防御计划,从单项技术验证迈向了体系化实战能力阶段。这充分彰显了我们中国在深空探索等领域顶尖的技术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