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信阳陆军学校校长杨石毅
杨石毅,原名杨宝琦,又名宝琪。1926年9月18日生于浙江省诸暨县(今诸暨市)小西区南屏乡余霞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兄长杨立范,全民族抗战时期参加新四军部队,1946年10月30日在战斗中牺牲。1941年8月,因家境贫寒,从盘山小学毕业的杨石毅到杭州一家丝织钢扣厂当学徒工。
1944年6月,杨石毅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改名杨石毅。同年8月,受党组织委派到浙赣铁路以西的小西区开辟新区,任区民运组组长。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在区委指导下在柱峰和冠山两个乡创建自卫队并任指导员,后先后扩建为四乡自卫队、小西区中队、路西县大队九中队,杨石毅始终这支区武装的指导员。
1945年10月,杨石毅随新四军苏浙军区北撤。同年12月,杨石毅随部整编为津浦前线野战军第一师(亦称新四军第一纵队)三旅。后调旅教导营学习。1946年11月,任山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旅八团一营一连副指导员。1947年9月,任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三师八团一营三连指导员、团轮训队军士队指导员。1949年2月,任第三野战军二十军六十师一七九团一营一连、警卫连指导员。杨石毅参加了宿北、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渡江和上海等战役战斗。
抗美援朝时期的杨石毅(图源网络)
1950年5月,杨石毅任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九团一营副教导员。参加抗美援朝。任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九团一营副教导员、教导员。参加第二、第五次战役。在第二次的东线长津湖地区乾磁开战斗中,第一营积极开展政治攻势,迫使美军240人投降,此战缴获、击毁敌坦克、汽车78辆,创造了志愿军军政全胜的典型战例。1951年5月升任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九团一营教导员。在大开仁里遭遇战中,时任营教导员的杨石毅主动协助军事干部指挥作战,适时发挥政治攻势的优势,以极小代价获得了较好的战果。杨石毅在抗美援朝期间所著战场实录《在正义战火中的一段回忆》笔记,后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博物馆收藏。
杨石毅著《在正义战火中的一段回忆》
1953年9月,杨石毅任第二十军六十师司令部作战训练科科长,先后参与组织、指挥了浙江一江山岛等一系列沿海岛屿战斗。1956年4月,任第二十军六十师副参谋长。1960年10月,任第二十军司令部作战训练处处长。1961年,入军事学院速成系学习。1962年11月,任第二十军五十九师副参谋长。期间,参与解放军《战役学》的编写。1965年2月,任第二十军五十八师参谋长。1966年5月,任第二十军副参谋长。1977年6月,任第二十军五十九师师长。1979年5月,任第二十军参谋长。1980年,杨石毅入军事学院高级系学习,获得军事学院的院级全优生。1981年2月,任第二十军军长。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杨石毅坚决支持时任副连长的儿子杨少华赴前线作战,叮嘱他:“战争来了,你准备好了吗?你是副连长,连队基本指挥员,我想你应该明确如何履行自己使命!上战场不能有杂念,指挥员脑子要清醒,我等待你胜利的消息!”
1985年在军队精简整编会议上,杨石毅带头表态主动引退。同年9月,转任信阳陆军学校校长。当年,中央军委5号文用“充满着共产党人的党性和正气”高度评价了杨石毅。
杨石毅荣获了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三级解放军勋章、独立功勋荣誉章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是全国人大代表。
1986年10月,杨石毅离职休养。
2010年10月6日,杨石毅在杭州逝世。享年85岁。(据童来喜等主编《从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的军以上干部》等改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