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开学季。近年来,大学校领导与院系领导的开学致辞,其传播范围常常溢出校园。这一方面体现了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面貌的深切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公共价值观的无形引导。
8月21日上午,清华大学2025级本科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图片来源:清华大学微信公众号
盘点“出圈”的开学致辞,来自文科院系的居多。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开学致辞本身就是具有较强人文属性的活动,人文社会学科的公共性使其天然具备与大众对话的基因。文科院系的教育核心,在于探索人类精神世界、解读社会运行规律,这些内容恰恰与每个人的生活体验、价值追求紧密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文科院长的致辞,并非“象牙塔”里的自说自话。其中,既有对学科现实处境的坦诚回应,也有对治学与科研方向的具体指导,更不乏对学生个体成长的温情关怀。归根结底,院长们的这些叮嘱,都是出于“过来人”的身份与心意,对初入校园的新生道一句“希望你们少走弯路”。
作为我国赓续历史最悠久的新闻传播教育机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已有近百年历史。该院院长张涛甫在致辞中,直言不讳地提及当下学科的境遇:时下“新闻传播专业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甚至看空的专业”。话音未落,他又话锋一转,点赞新生“奔赴真爱”的勇气,表示超越功利之用的“无用之用”即是大用,超越专业边界的“无学”方为大学。
在开学致辞的开场白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也承认“未来的新闻与传播学科,一定会面临诸多冲击”。随后,他把讲话重点放在新闻与传播学科如何面对“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一个人机协同的时代”,他给出的具体建议是:“吸收北大的人文传统,掌握社会科学的前沿技能,在吸收和批判中立足前沿,建立平衡感,提升自己的能力,创造自己的社会价值。”
今年毕业季,北大哲学系主任程乐松的毕业致辞曾在互联网上广为流传。“生活的最大天敌,就是不自觉地陷入虚假的表演——不是做自己,而是在表演别人眼中的自己”“灵魂的高贵是隐忍的安然与投身的自觉,静水流深才是生命的理想形态”,这些饱含哲思的句子,至今仍被不少网友奉为座右铭。
9月5日下午,系主任程乐松在北京大学哲学系2025年开学典礼上致辞。图片来源:北大哲学人微信公众号
新生开学季,程乐松老师的开学致辞再一次让网友直呼“封神了”。如果说几个月前的毕业致辞是对即将远行的学子最后的关爱与叮咛,那么这一次,他的话语中则多了几分为人师者的严肃告诫:“即使没有专注读书,也不要像一个花蝴蝶一样出现在校园活动和社交的每一个场合,太多的选项与没有选项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也有院长选择放下身份,以亲身经历为引,拉近与新生的距离。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雷磊就在新生开学典礼上自曝了自己的“糗事”。他说,当年考博士时特别紧张,就去买了一杯奶茶,结果考前半小时闹了肚子,蹲在厕所的时候,为了避免无聊,就拿出备考资料再临时抱一抱佛脚,结果押中了一道五十分的大题,成功上岸。
当然,亦有不少院长将开学致辞的立意,落脚于更宏大的时代主题。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便聚焦于年轻人的信仰建构。他希望新生形成马克思主义者的理论自觉和实践自觉——从“真知”到“真信”,再到“真行”,是马克思主义者成长的必经之路,也是清华马院人不变的追求。
人们之所以关注高校的毕业致辞、开学致辞,正是希望从中看见,高等教育如何以智慧回应时代需求,为年轻一代锚定成长的坐标。这份能被“看见”的温度与力量,或许正是开学致辞超越仪式本身的价值所在,亦是文科教育在传递知识之外,留给年轻人珍贵的成长指引。
媒体札记,中国青年报评论员带您品评一周时事热点,我们下次再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