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对生物学感兴趣,是否曾想过:
达尔文构思“生命之树”时,他的手稿长什么样?
人类如何用一张图,画出万物之间的关系?
如果我们能“看见”科学史,演化论450年的发展会是什么模样?
——《生命之树》带你直面这些宏大而迷人的命题!
![]()
《生命之树》不仅是生物分类学经典之作,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演化的视觉盛宴。它精选了230余幅珍贵的生物分类图稿——包括达尔文珍贵手稿,以前所未有的视觉形式,讲述人类探索自然演化真相的壮阔历程。
1
为什么这本书如此特别?
不同于一般科普书,《生命之树》以“图”为线索,跨越五个世纪,整理数百位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将复杂的演化论发展转化为一场清晰可见的探索之旅。
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达尔文等科学巨匠的原稿,还能深入理解他们绘图背后的思考与挑战。
![]()
2
四大核心亮点
► 科学与视觉的双重盛宴
由华盛顿大学布尔克自然历史和文化博物馆馆长西奥多·W. 皮奇精心撰述,从数千幅历史图稿中精选230余幅有代表性的“生命树”,每一幅均附专业解读。不仅给出了学术参考,更提供了科学与艺术的双重享受!
![]()
► 权威译者诚意打造
由中国地质大学邢立达副教授与古生物学领域译者李锐媛倾力合译、悉心勘校,力图还原生物学研究中的每一个魅力时刻。邢立达教授不仅是古生物学者、恐龙专家,也是一位深受大众喜爱的科普达人,译笔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
► 国际顶尖机构与学者背书
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监制出版,在生物学领域备受认可。“社会生物学之父”爱德华·威尔逊曾大力推荐本书。本书英文版出版后被Brainpickings网评为2012年最佳科学读物。《系统分类学》《分类群》等生物学专业杂志将本书称为“不可错过的精彩好书”。
► 不仅适合专业读者,更是大众读者的理想科普读本
你可以把它当作生物学史和生物分类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也能当作一本科普图册,沉浸于那些奇妙的结构、精美的树枝分叉和人类对生命关系的无穷想象。
读这本书时,不仅能学到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知识,还能了解那些发生在知名生物学家身上的故事,窥见他们智慧的一角。
![]()
3
媒体评价
《生命之树》很美,科学史研究者、生物学家以及工作与科学、艺术有交集的群体应该都会被书中各式各样的美丽图片所吸引。说实话,每一位内心热爱科学和自然研究的人都没法抵抗这本书的诱惑。
——达尔文宣教网站(The Dispersal of Darwin)
演化的概念如今时常在刻板印象中遭到误解,而《生命之树》提醒我们,演化一词和它代表的历程都经历过许多变化、争议和重建,现在也依然如此。
——《科学》杂志(Science)
在同类书籍中可谓鹤立鸡群……对系统发生学历史和演化关系有兴趣的读者都不能错过这本精彩的好书。系统分类学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时不时回顾过去会让人得到新的感悟。
——《系统生物学》杂志(Systematic Biology)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场跨越五个世纪的生物演化之旅,见证人类如何用一张张“生命之树”图稿,理解万物相连的奥秘。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