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晚,网红罗永浩在微博、抖音、B站等多个平台进行直播,谈论近日和西贝有关预制菜的争议话题。罗永浩强调,他不反对预制菜,他呼吁的是保证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知情权。
![]()
在直播中,罗永浩赞扬了另一餐饮品牌老乡鸡:“预制菜不是不可以用,而是要标注清楚,这一点所有用预制菜的餐厅,要学学你们的同行老乡鸡。我这辈子还没吃过老乡鸡,准备试试。”
![]()
一、透明化举措
三色分级标注系统
绿标(餐厅现做):占比70.6%(如肥西老母鸡汤、清炒时蔬),食材生鲜配送,门店现场烹饪;
黄标(半预制):占比27.7%(如梅菜扣肉),中央厨房预加工后门店二次烹饪;
红标(复热预制):仅2道菜(笋子烧肉、秘汁卤肉饭),占比1.7%,门店加热出品。
所有门店公示加工等级牌,消费者可自主选择。
全链路信息公开
公开20万字《菜品溯源报告》,涵盖188道菜品的原料来源、供应商信息(202家)、加工流程及配送时效;
开通中央厨房及门店后厨实时直播,接受公众“云监工”;
承诺“当日制作、当日报废”,禁售隔夜菜。
二、与西贝争议的对比
西贝的困境:
罗永浩质疑其高价售卖预制菜但未明示,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坚称“100%无预制菜”,但后厨直播被曝使用冷冻食材(如保质期18个月的海鲈鱼、24个月西兰花);
消费者认为其“隐瞒+高价”损害知情权,单日营收减少超200万元。
老乡鸡的破局:
罗永浩直播中力赞:“所有用预制菜的餐厅该学老乡鸡!”;
消费者反馈“标注清晰反而更愿买单”,复购率提升。
三、行业影响与政策推动
定义分歧与共识
企业端:西贝依据国家标准(中央厨房配送非预制菜)自辩;
消费端:大众认定“非现场制作即属预制”,要求透明化。
营养学家范志红指出:“预制菜是中性词,关键在于商家是否诚信透明”。
政策与效仿浪潮
2025年3月《餐饮服务预制菜标识管理规定》实施,强制餐饮企业标注预制菜,违者最高罚10万元;
绿茶、外婆家等品牌承诺优化标注,效仿老乡鸡模式。
四、消费者态度与市场启示
核心诉求:72%消费者支持强制标注预制菜(中消协数据),反感的并非预制菜本身,而是“伪装现做+高价”的欺骗行为;
老乡鸡的启示:
坦诚公开反而提升信任,2024年其营收增长11.3%至62.88亿元;
餐饮竞争正从“效率战”转向“信息真实性战”,透明化成核心竞争力。
网友锐评:“预制菜不是原罪,欺骗才是!”这场由一顿饭引发的透明化战争,正在重塑中国餐饮业的游戏规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