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大陆打不过台湾?柯文哲这话说得像段子。可惜不是段子,是他真说的。两年前他放话:“大陆要是打台湾,撑不过两周。”这不是开玩笑,是公开场合说的硬话。
听起来挺唬人,细想起来却让人疑问三连:他是怎么算出来的?这话背后藏着的,是对现实的误判,还是故意制造话题?说到底,到底是谁更可能“撑不住”?
柯文哲的“预言”其实是个满嘴跑火车的典范。2023年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还坚持说:大陆虽然军力强,但经济结构脆弱、财政吃紧,打一场仗顶多两周就得熄火。
这种说法,听着像是他在给自己找台阶下,或者是在台北市长任上落幕后,想搏点热度刷存在感。
他这说法完全站不住脚,大陆军费一年超过2000亿美元,远远甩开台湾的100亿美元预算。
武器装备方面,大陆有航母、有东风系列导弹、有卫星导航、有无人机集群,台军呢?除了采购点美军的二手货,基本没有自研能力。
就连台湾“空军前副司令”张延廷也说了,台军要是孤军奋战,最多撑4天。这跟柯文哲的“两周大陆就崩”完全是两个世界。
他这个“预判”到底是没常识,还是另有意图?从他一贯的风格来看,更多是为了刷存在感。
2024年台湾大选他虽然没上台,但论蹭热度绝对是高手。他的言论在岛内引起一堆讨论,绿营有人说他“过于悲观”,蓝营的人则懒得理他,直接当笑话看。
可笑归笑,台湾内部的政治确实正发生着不小的变化。202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刚刚落下帷幕,张亚中和郑丽文两位候选人你来我往,争得那叫一个激烈。
张亚中是老派的“统一派”,主张两岸互设办事处,甚至提出“谈统一议题不能再拖”;郑丽文则更倾向改革派,强调要重塑“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这俩人的分歧表面上是路线之争,实质上却折射出台湾社会认知的转变——越来越多台湾人意识到,大陆不再是三十年前那个“发展中”的模样,而是个说一不二、有底气有实力的对手。
台湾一些政客总想“只谈生意不谈统一”。张亚中说得很直白:你要想在大陆赚钱,就得接受一个中国的框架。这不是你情我愿的买卖,而是大势所趋。
可岛内有些人,还活在“美国会保护我们”的幻想里。说白了,就是拿着幻想当护身符,拿着美国的“口头安慰”当真金白银。
2025年的今天,全球局势早已今非昔比。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虽然嘴上喊着“支持台湾”,但具体动作上却更倾向于自保。
美台之间的所谓“防务合作”其实早就缩水了,武器交付延迟、军事顾问撤离,哪一样不是在说明:台湾,终归是个棋子,而不是盟友。美方在意的是自己的全球布局,不是真心要为台湾打一仗。
台湾的经济靠出口,而出口又严重依赖大陆市场。大陆一旦启动封锁,台北港、高雄港一旦被锁死,台湾经济立刻断氧。别说两周,三天可能就撑不住。
能源供应中断、航空停飞、资金外逃、恐慌蔓延,这些在战争中是现实,不是电影。
更别提岛内早就充满政治撕裂、社会分化,年轻人不愿服兵役,老一辈人对战争敬而远之,一旦真打起来,兵从哪来?人心又往哪边倒?
回头看柯文哲的“两周论”,就像拿根稻草去撑一根电线杆,不但不靠谱,还可能让人误判形势。
张亚中最近说了一句话,倒是挺有意思:“你越不谈统一,越离统一近。”这话听着绕,其实很现实。
大陆愿意给你时间,也愿意多一些耐心和包容,但底线从没改变。台湾内部越是逃避统一议题,越是走向对抗,反而加快了统一的进程。
台湾民众希望和平,大陆也一直在强调“和平统一”。但和平不是单方面的忍让,而是双方都要有诚意、讲逻辑、看事实。不是靠嘴炮撬动现实,也不是靠幻想维持现状。
柯文哲的言论,既不负责,也不现实,更不应该成为岛内政治博弈的筹码。现实是,大陆的军力、经济、政治稳定性,全方位碾压台湾。
不谈统一,只谈生意,是不可能长久的。两岸终究要面对那个硬核问题:统一,怎么谈?怎么走?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