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群租房,广州的打工人都不陌生。
城中村里一套房子隔成七八个房间,走廊里永远堆满杂物,半夜还能听到隔壁在刷抖音……这样的日子可能要有变化了。
最近,广东一份《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引起不少关注。
![]()
来源:广东人大网
简单来说,就是要给租房市场来个大整顿。
![]()
按照《意见稿》,对城中村公寓、园区职工宿舍等集体租赁场所,一旦达到“十间房或二十张床位”的监管临界点,必须配专职管理员,建立治安制度,还要在公共区域装监控,录像能保存30天以上。
![]()
来源:广东省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
这意味着,很多原本靠一个前台“看场子”的小公寓,要额外请人、装设备。换句话说,运营成本肯定会上升。
不少租客第一反应就是:房东会不会把成本转嫁到租金上?
如果真是这样,本就紧张的租赁矛盾,可能会被放大。
除了群租房,《意见稿》还对时租、日租房下了更严格的要求:
比如,必须24小时有人值守;访客要登记;接待未成年人要“三重防护”:登记监护人、核查同行人关系、加强巡查。
![]()
来源:广东省租赁房屋治安管理规定(修订草案修改稿征求意见稿)
背后原因不难理解。
近年来,未成年人在一些非正规住宿场所遭遇危险事件频发。
立法就是为了补上漏洞。拒不执行的经营者,最高可能面临5000元罚款。
![]()
来源:小红书
![]()
这次《意见稿》还特别提到:联网报送和监控必须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只覆盖必要的公共区域。
同时,公安、房屋租赁平台、中介都必须严格保护信息,禁止买卖、泄露个人信息。否则,将依照个人信息保护法追责。
这一点很关键。因为大家对“租房信息被泄露”早有怨言。安全和隐私,必须两手都要抓。
新规出发点是好的——提高租赁安全,保护未成年人,规范市场秩序。
![]()
但现实层面,问题也摆在眼前:
小房东是否有能力负担额外的人工和设备费用?
成本转嫁会不会导致租客租金上涨?
监控和联网信息如何做到既有效又不侵犯隐私?
正如有专家学者提醒的:制度设计要落地,必须考虑“谁来付钱”“谁来监督”。
否则,再好的规定,也可能因为成本和执行难度卡住。
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群租房和短租房是很多年轻人、打工人、外来务工者的落脚点。
![]()
安全当然重要,但价格同样敏感。
立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让租赁市场更健康,而不是让弱势群体更难租到房。
所以,未来如果真要落实,或许可以探索政府补贴、平台共担等方式,而不是让房东和租客“二选一”买单。
这份新规还在征求意见阶段,最终会以什么形式落地还不确定。
最后,话题抛给大家:
你觉得群租房配管理员、装监控,这笔钱应该谁来出?房东?政府?还是租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