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3出土器物
NEWS
新发现
近日,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了
长治高新区明代早期家族墓地的发掘资料。
该墓明堂与壁龛和壁面图像,
有对应关系,
从墓葬建造规模及随葬器物推测,
应为当地富户或是中小官吏,
为研究明代早期丧葬制度提供了新材料。
![]()
▲长治高新区明代家族墓地位置示意图
山西长治高新区明代早期家族墓地位于潞州区北环西街与西环路交叉口往北约500米处。2020年底,山西省文物勘测中心在长治高新区起步区西环路市政道路工程项目用地范围内勘探出地下文化遗存。2021年6—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长治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长治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勘探出的地下文化遗存进行了发掘,其中发现3座砖室壁画墓和1处明堂。
3座墓葬呈“品”字形排列,M1及M3分列东南及西南,M2居中间靠北。明堂位于3座墓葬的南侧,应为此家族墓地的祭祀明堂。
![]()
▲长治高新区明代家族墓地总平面图
其中,M1为拱券顶砖室壁画墓。东西北三壁各砌有1拱形壁龛,内无器物,残留有壁画,内容为对壁龛的勾勒装饰和直棂窗图案,色彩为红、黄、黑三色。该墓葬共出土器物5件/套,包括陶盆、小瓷盏、铜钱、瓷碗、铜构件。
![]()
▲M1平面图、东壁剖面图
![]()
▲M1墓室内景
1.M1墓室及墓门 2.M1墓室平面
3.M1东壁北部壁画 4.M1西壁南部壁画
![]()
▲M1出土器物
1.陶盆(M1:1) 2.小瓷盏(M1:2)
3.铜钱(M1:3) 4.瓷碗(M1:4)
5.瓷碗内底(M1:4) 6.铜构件(M1:5)
M2为攒尖顶仿木结构砖室壁画墓。墓室北壁中间砌出“山”形壁龛,龛后墙书写红色“后明堂”三字,龛内放置有随葬器物。
![]()
▲M2平面图、东壁剖面图
![]()
▲M2俯视图
![]()
▲M2墓门
![]()
▲M2北壁立面
该墓室东西北三壁砖砌相同的仿木构构件,均为墙体下部绘两根中柱和与邻壁共用的两根角柱,柱体均为黑色方形柱,形成三开间房屋。仿木结构较为简单,构件彩绘均为黑色打底,以青白色线条勾勒,画面整体风格一致。
![]()
▲M2四壁展开图
![]()
▲M2北壁
![]()
▲M2南壁
![]()
▲M2东壁
![]()
▲M2西壁
![]()
▲M2东壁太阳
![]()
▲M2西壁月亮
墓顶四壁散画白色圆点作为星辰,东壁红色圆日内绘金乌,西壁白色圆月内绘桂树及玉兔捣药。
墓室东、西、北三壁有壁画,保存状况较为完好,与砖砌仿木构件一起营造出三开间房屋四合院样式。该墓葬共出土器物16件/套。
![]()
▲M2南壁东侧侍者
![]()
▲M2南壁西侧侍者
![]()
▲M2出土器物
1、2.小瓷盏(M2:1、M2:4)
3、4.黑白釉瓷碗(M2:2)
5~7.陶盘(M2:3、M2:5、M2:10)
![]()
▲M2出土器物
1~5.陶罐(M2:6、M2:7、M2:12、M2:13、M2:14)
6.陶壶(M2:8)
![]()
▲M2出土器物
1.陶杯(M2:9) 2.陶香炉(M2:11)
![]()
▲M2出土器物
1、2.铜镜正、背面(M2:15)
![]()
▲M2出土器物铜铺首及铜合页(M2:16)
M3为攒尖顶仿木结构砖室壁画墓,砖雕仿木结构和彩绘内容与M2极为相似,但北壁中部未砌壁龛,而是于墓壁中部绘板门,板门两侧朱书“明堂之门”。该墓葬出土器物22件/套。
![]()
▲M3平面图、东壁剖面图
![]()
▲M3墓室四壁
1.北壁 2.南壁 3.东壁 4.西壁
![]()
▲ M3四壁展开图
![]()
▲M3出土器物
1~3.陶罐(M3:1、M3:2、M3:3)
4.半两(M3:4) 5.熙宁元宝(M3:5)
6.洪武通宝(M3:6) 7.货泉(M3:7)
8.元丰通宝(M3:8) 9.熙宁重宝(M3:9)
10.崇宁通宝(M3:10)
11、12.崇宁重宝(M3:20、M3:21)
13.瓷碗(M3:11) 14.陶香炉(M3:12)
15、16.陶杯(M3:13、M3:14)
17、18.陶盘(M3:15、M3:16)
19.陶玉壶春瓶(M3:17)
20.黑釉瓷双系罐(M3:18) 21.铜镜(M3:19)
22.铜构件(M3:22)
明堂为砖砌不规则八边形,除南壁外,其余7壁砌有大小不同的壁龛,壁龛整体呈不规则长方形,龛内及明堂地面均放置有器物,共出土器物18件/套。
![]()
▲明堂
![]()
▲明堂平面及剖面图
![]()
▲明堂出土器物
1、2.铜钱(明堂:1) 3.瓷碗(明堂:2)
4.黑釉瓷双系罐(明堂:3) 5.陶香炉(明堂:4)
6.黑釉瓷玉壶春瓶(明堂:5)
7、8.陶盘(明堂:6、明堂:7)
![]()
▲明堂出土器物
1~3.陶动物(明堂:8、明堂:10、明堂:12)
4.陶羊(明堂:13) 5.陶马(明堂:14)
![]()
▲明堂出土器物
1、2.铁块(明堂:9、明堂:16)
3.铁铧头(明堂:11) 4.铁钱(明堂:15)
据该考古发掘项目负责人郑媛介绍,此次发掘未见墓志、题记等文字资料,从墓葬形制、装饰艺术、随葬器物等方面推测,墓葬年代应为明代初年。
在墓葬形制方面,M2与M3为方形叠涩攒尖顶,M1为长方形拱券顶,而长治地区的元代单室砖墓以平面呈方形或近方形的叠涩攒尖顶或穹窿顶结构为主,入明后平面呈长方形的拱券顶结构成为主流,说明此处墓地的年代应大体处于元明之交;在装饰艺术方面,相较宋金时期,元代砖室墓内仿木结构已趋于简化,同时彩画、壁画的艺术水平有所下降,此次发掘所见墓内装饰与这一趋势相符;在随葬器物方面,出土陶瓷器亦为元墓所常见,如白釉瓷碗、黑釉瓷双系罐、三足陶香炉等。考虑到出土有“洪武通宝”铜钱,此处墓地的年代上限不会超过公元1368年,宜定为明代初年。
此外,三座墓葬品字形排列,且南部明堂与M2及M3北壁“后明堂”“明堂之门”对应,应是家族墓地无疑。此次发掘未发现墓志或是有关墓主身份的文字记载,但从墓葬建造规模及随葬器物推测应为当地富户或是中小官吏,为研究明代早期丧葬制度提供了新材料。
![]()
▲铜镜(明堂:17)及拓片
![]()
▲动物骨(明堂:18)
(图文来源于“考古汇、文博山西”,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